|
|
东北新闻网
她曾经是叱咤一时的全国冠军,她曾在举重比赛中打破过全国纪录和世界纪录,她的运动生涯中共获得奖牌14枚;她也曾在退役后落迫无法维持生计,曾在澡堂为人搓澡勉强糊口;她不曾倒在举重运动的训练和比赛场中,却在搓澡的劳作中累到心脏病发作;现在,她有了属于自己的洗衣店,在金秋这个收获的季节迎来了自己充满着希望的崭新生活……从全国冠军到搓澡工再到经营洗衣店,这种“跨度”是一般人很难经历的……
[现在]开店一心回馈社会
邹春兰的洗衣店位于长春市富奥花园 D区。
伊好洗衣店长春市邹春兰店的绿色牌匾下。听说我们来找邹春兰,一个埋身于衣物堆中的女子抬起头来。谁也无法把这个胳臂纤细的女子同举重台上那个力举千钧的全国冠军联系到一起。新生活让邹春兰看到了希望本版摄影/王江
听到记者是从沈阳过来采访,邹春兰不好意思地笑了,她慌忙整理了一下凌乱的头发,对记者说:“你看,我光顾忙了,早上四点钟就开始忙活儿,一直到中午还没有得空梳头洗脸呢。你们先坐,我去简单收拾一下。”她边说边匆忙走进了里屋。
片刻之后,邹春兰回到了我们的面前,坐在茶几前同我们首先谈起了她的小店。“现在,店里刚刚开业,属于回馈社会阶段,为了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这星期5折服务。”邹春兰笑着表示,5折是为了感谢社会各界对她的帮助,同时也为自己的小店赔本赚个吆喝,为今后的经营积累些人气。由于折扣较低,开业这些天的工作量让邹春兰始料不及。她现在吃住都在小店里,每天都要忙到后半夜,第二天天不亮就要爬起来重新开始一天的工作。
从运动员到搓澡工再到经营洗衣店,这种“跨度”是一般人很难经历的。尽管特意去北京学习了8天,但是在实际操作起来还是觉得有些棘手,“那8天学习时间相当紧凑。各种面料的不同洗法、各种机器的操作,这些都要掌握,8天的时间根本不够,甚至都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还好,开业这几天的经营还算顺利,没有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店里聘的3个大姐都是下岗职工,这也是邹春兰回馈社会的一种表现。
[过去]选择体育不后悔
(沈阳晚报 )[责任编辑:孙鹏]1
09:01:25 东北新闻网
除了招聘下岗职工,邹春兰还大胆地做了一个决定,“吉林省体院所有教练、运动员的衣服我都包了,不会收一分钱。”当记者追问:“免费洗衣服你打算持续到什么时候?”邹春兰坚定地说:“永远!”自小便在体院长大的她到如今还把体院当成自己的家。尽管最终工作没能被安排,但邹春兰对从事体育仍没有感到丝毫后悔。她告诉记者,如果有再选择一次的机会,她还会走体育这条路。
投身于体育这么多年,毕竟在运动场上证明过自己,见证过辉煌,那是一个她永远热爱着的不愿割舍的地方。而回忆起给人搓澡那段困苦生活,邹春兰的笑容中多了几分苦涩。“当时,从大院回到了家里,我便失去了工作,起初丈夫看我心情不好也不让我出去干活,家里全凭着丈夫每月替人送啤酒辛苦赚来的300多元维持生活。可总这样下去家里越来越困难,被逼无奈,我才找到了这么一个搓澡的工作。”
原本以为凭着自己的力气搓起澡来小菜一碟,可事实却恰好相反。由于长期训练积累了很多伤病,邹春兰再次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最辛苦的一次,我一天搓了60多人,每人提成一块两毛五,赚了70多元钱。几乎没有力气走回家,回去后发现自己手上起了好多大泡。”在举重馆里力能拔山举鼎的她,竟为了生计在澡堂里累犯了心脏病,“当时真是觉得生活没有了希望”,说到这里,谈话中她一直放松地放在膝上的双手不禁攥紧了双拳。
过去的苦难经历现在成为了一种财富,她自豪地告诉记者,吃过那时的苦,现在眼前的困难都算不得什么了。
[将来]担起重担迎接新生活
谈起今后,邹春兰的笑容又回到了脸上。现在她心里想的,就是如何将这家洗衣店办好,这个小店让她的生活有了新的希望。(沈阳晚报)[责任编辑:孙鹏]
2
09:01:25 东北新闻网
对邹春兰来说,走上新生活的路还刚刚开始,眼前的困难仍然很多,她说:“现在我还有6万多元的欠款,而这115平方米的店面每年也要4万多元的房租,包括日常水电的开销,工人们的工资,太多的问题等着我去解决。开店前还不觉得有什么,感觉不就是洗洗衣服嘛,干上才知道,真的是太难了。”不过,正如她自己所说的,经历了过去的苦难,尽管眼前有很多难处,不过那又算得了什么呢?看着她细心地为顾客检查衣服的身影,听着她热心地对顾客提出的建议,我们感到,邹春兰正用自己的行动去撒播新生活的种子。
这时,一位大娘将衣服送到了店里。在聊天中,这位大娘告诉我们,她是附近的住户,也算是慕名而来,她觉得邹春兰能走到这一步非常了不起,自己非常佩服。
邹春兰表示,现在就是要将洗衣店经营好,她指着身后的机器对记者说:“这里的经营和操作完全是透明的,这些国内最先进的专业设备就在顾客的眼皮底下工作着,洗衣用的原料也都是专业的,诚实守信是自己最大的原则。”
关于运动员退役后的生存问题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荣誉的背后,是尴尬的窘迫现状。
前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在社会的帮助下开设了洗衣店,到此为止,“邹春兰事件”应该算可以画上一个相对圆满的句号,可是,在媒体关注不到的角落里,多少个邹春兰还在捧着奖杯度日如年。连走在复兴路上的“铿锵玫瑰”,也还在拿着每月五六百元的工资。(本报记者姚阔、实习生刘晓长春报道本版摄影/王江(沈阳晚报)[责任编辑:孙鹏]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