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发射升空的“实践八号”卫星,除完成航天育种主任务外,还将利用留轨舱开展多项微重力实验。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研究员解京昌介绍说,实验涉及基础物理、流体物理、燃烧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实验设备不回收,数据将通过下传和记录方式获得。 “实践八号”由推进舱、返回舱和留轨舱三段组成,其中返回舱在太空飞行一段时间后,将返回地面。而留轨舱相当于一个中型卫星,无利用计划,因此,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将其发展为一个微重力实验平台,使卫星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微重力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领域。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是少数几个能开展这类实验的国家之一,虽然这些实验在一定时间内还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一旦取得突破,将对人类生活产生质的影响。
解京昌说,比如这次开展的“空间密闭生态系统中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了解空间环境对高等植物生殖生长的影响,从而为将来如何建立空间生命支持系统或建设“太空农场”提供帮助。
据有关专家介绍,这些实验跟踪了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并能在若干重要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对科学进步和支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长远意义。
航天育种近4年创效益5亿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部门统计,近4年来,由航天育种培育出的农作物新品种已经累计推广850万亩,增产粮食3.4亿公斤,创直接经济效益5亿元。
1987年8月5日,一批水稻和青椒等农作物种子搭乘我国第9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首次实现太空之旅。
中国农业科学院航天育种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实践八号”卫星成功发射前,我国先后进行了13次70多种农作物的空间搭载试验。
这位负责人举例说,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航天杂交水稻“Ⅱ优航1号”将优质、超高产结合于一体,连续多年百亩连片种植亩产达到800公斤以上,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宇椒1号”青椒,亩产可达6000公斤以上,比对照品种增产25%至30%,果实中的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高于对照品种20%和25%,营养非常丰富。
我国现有耕地的三分之二为中低产田,粮食平均亩产不到400公斤,如果用10%的耕地推广航天新品种,水稻的年产量将增加25亿公斤,小麦增加14.4亿公斤,将创造数十亿元的产值。另外,我国还有1亿多亩的盐碱地,航天育种如能培育出耐寒、耐旱、耐盐碱的农作物,将对低品质土地开发利用、改善环境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