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与我
一个中国律师5年“心路历程”:水泥可以消逝,但希望绵延不断
本报记者田毅季谭发自北京
有人说,纽约的灵魂是水泥。可是,2001 年9 月11日早晨,纽约110层、411米高的世贸双子塔消失了。
“要不是那天上午10点约客户准备资料,我就在世贸大厦77层大窗户前,目睹飞机冲过来了。”五年之后,周晓林律师依然重复着5年前在越洋电话里和记者说的这句话。
周晓林是总部设在北京的君合律师事务所纽约分所负责人。5年前,他的办公室在世贸北楼77层。“飞机就是一头撞在86层上,恰恰是我办公室大玻璃窗的方向。”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那天早上阳光很好,周晓林走出位于新泽西的家的时候,还看见几个金发小孩在草地上玩耍。5年之后的他告诉记者:“这些年工作忙碌,很多事情都已记不起来了。但‘9·11’事件,我还是经常想起,也常和朋友及同事谈起。对于我来说,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世贸中心1号楼77层
周晓林在大学学的是英语,可考研究生时,他报考的是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后随即进入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在那里他获得了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
周晓林获得纽约律师执照是在1993年,也正是由于这张来自纽约的律师执照,北京君合律师事务所才得以在该年7月在纽约开办分所,周晓林成为负责人。
据记者了解,这也是中国最早在国外开办的律师事务所分所,而那时一些国内律所只能在美国以咨询公司的名义出现。
从1995年起,君合律师事务所办公室就设在世贸中心1号楼77层,这个“缘分”结束于 2001年9月11日。
世贸大厦消失之后,君合律师事务所立即证实并发布公告,该所在世贸大厦中的合伙人周晓林、李骐,律师杜江,以及秘书王卓一切平安。2002年1月17日,纽约市政府公布“9·11”事件中世贸大楼死亡人数2895人,死难者来自世界800个城市和全美40个州。
再小的人物,其命运也可能和大历史有几个交会点。也就是在那一年,中美贸易额达到354.3亿美元,美国成为中国第三大出口贸易伙伴。
“现在我们办公室已搬到纽约曼哈顿中层第五大道,也是在中心地带。”周晓林告诉记者,“世贸大厦去年才重建,工程刚刚开始。”
君合律所在美国最初的一些业务,因为种种原因并不景气,但随着近年来中美贸易的展开,律所在代理外国公司在华诉讼、仲裁业务方面开始增多。
业务范围不仅包括进行股权、资产收购还有融资项目,并协助代理诉讼、仲裁及开展对公司资产调查等诸项业务。
虽然在中国,律师远没有在美国那么重要,但是周晓林说,中国的企业家们正在学习,他们终究会在遇到问题时习惯于说这样一句话:“去找我的律师。”
见证中美经济“双赢”
“在经历了‘9·11’后到现在,我的生活已相当平静了,但还是有人会不时跟我提起当时发生的事。”周晓林说。
更何况,因为纪念“9·11”五周年的缘故,这几天美国媒体一直在谈论它,周晓林感慨:“应该说这个事,对于一个国家一个人来说,一生也就一次,它关系到很多人的命运。”
因为自身业务关系,周晓林很关心中美贸易发展。他认为,中美贸易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开始逐步进入良性循环,尽管之间还有很多磕磕碰碰。
来自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中国对美国产品的进口在与日俱增,2001年中国是美国第九大出口市场,到去年,中国已超过英国成为美国第四大出口市场。
周晓林说,不管怎么说,现在中美关系发展好,对两国讲都是“双赢”。
“中国这几年,尤其是加入WTO后,在经贸领域的进步,已经引起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关注,”周晓林介绍说,“中国可以说是美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现在中国很多企业都看准这个大市场。”
去年5月份,周晓林还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做了主题演讲:“如何将钱带出中国:理解中国的外汇管制”,与会者给予极大关注。
周晓林明显感觉到中国企业到美洲来经商、开创事业的势头很强。
“中国经济实力强大起来,也给美国企业造就了很多经济机会,现在美国公司对开拓中美关系非常热情,这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他说。
“中美贸易越发达,我们的事情就越多,企业对律师的需求也就更大。”周晓林对记者说,“比如这几天我就一直在法庭上协助中方企业打官司。”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商标侵权纠纷,是2002年君合律师事务所代理的涉外诉讼案件,该案被称为中国加入WTO之后外国公司在华诉讼中最具影响力的案件。
“‘9·11’事件以后,当地人民以及政府显然已将安全问题提高到相当高度,甚至具体到进门到办公室等各方面的安全细节。”周晓林告诉记者。
“不管怎么说,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即使是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周晓林说。水泥可以消逝,但希望绵延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