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节迄今为止展映的8部参赛片中,《女王》是吸引最大关注的,影片放映后也收获了大量的赞美,连美国导演斯派克·李在看片后也赞不绝口。在片中扮演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海伦·米伦更具有目前摘取威尼斯影后头衔的最高呼声。
上周六,英国此番争夺金狮的影片《女王》在威尼斯亮相,名导斯蒂芬·弗里尔斯联手名伶海伦·米伦,为大家带来了一部揭秘英女王伊丽莎白如何应对戴安娜王妃死讯的新作。
演员:海伦·米伦再演女王
刚凭借迷你剧集《伊丽莎白一世》为自己捧回艾美奖的海伦·米伦这次又以“伊丽莎白二世”的形象出现,不过与之前那次不同,米伦这次扮演的是如今仍健在的、在位半个多世纪的英国君主,加上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也是影片的中心角色,《女王》上映之前便早已争议纷纷。“这是我接过的最吓人的角色。”米伦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们说,“扮演一个生活中存在的人物是一种没有赢面的情况,因为你演得再好,也及不上他们的十分之一,所以你不可能真的成功。我惟一想到的就是,她就像你爸妈的沙发———从小伴随你长大……你就像了解自己的手背一样了解她。这是你一生最熟悉的人。但同时,她对我们所有人来说又是完全神秘莫测、陌生的人。”
女王为了子民强作坚定沉着,在片中一头银色鬈发、说话声音酷似女王的米伦用极强的幽默感和对女王的同情心给出了一次令人信服的表演。“我希望这是一次对一个奇怪的家族经历非常时期的人性化解读。”她说,“影片试图说明君主也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她甚至表示王室“有时是一群古怪的人,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极端错位的时代”。
在片中扮演布莱尔的是英国演员迈克尔·西恩,他曾在同样由弗里尔斯执导的电视电影《交易》中扮演过同一角色。他在片中出色地模仿了布莱尔著名的露齿笑容和言行举止。弗里尔斯暗示女王在布莱尔心中是母亲的形象。
影片:现实主义戏剧化
影片主创表示并不想原样再现历史,但他们还是为拍片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包括与王室成员、唐宁街熟悉的人交谈,结果得到了一种现实主义的戏剧化效果。
影片没有对悬念重重的戴妃死因进行深入调查,它聚焦的是刚上任的首相布莱尔和传统保守的女王之间就此事的强烈情感交流。“一个上了年纪的女性麻烦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对她越来越同情。”弗里尔斯说。而编剧西蒙·摩根表示影片最有趣的方面是王室成员的行为,他透露制作公司的律师们事先对剧本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以避免惹来官司,因此片中诸如查尔斯的“怪异行为”都是有事实依据的。片中的查尔斯还害怕家族的不受欢迎会招致自己被暗杀的恶果。
电影节进行到现在,《女王》的出现让气氛活跃起来,针对之前意大利媒体报道女王派遣了自己的律师到威尼斯观摩影片一事,制片人安迪·哈里斯予以澄清,“我们目前没有遇到任何法律方面的问题。王室没有状告某人或某事的历史。他们的位置决定了要对许多事保持距离。”
观影提示
布莱尔视女王为母亲
与母亲在巴尔莫勒尔堡的一次谈话中,女王对价值观念的变化表示失望,甚至考虑放弃王位。戴安娜车祸去世时,英国公众对王家表现出的冷漠大感愤怒。女王对布莱尔说:“我觉得自己永远无法理解这个夏天发生了什么。我从未如此被人民痛恨过。”女王支持率下降的那个时期,刚刚走马上任的布莱尔却很受民众欢迎,影片结尾颇为耐人寻味———女王警告布莱尔,他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不可能永远这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