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舆论集体反思反恐政策
“9·11”五周年纪念日,布什政府被指“走错方向”,最终导致自我孤立
“9·11”五周年纪念日前夕,反思布什政府的反恐政策几乎成了美国各大媒体讨论的焦点,被追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美国和世界是否变得更安全了?但绝大多数分析家给出的答案是:布什政府“9·11”之后走上了一条“可怕的弯路”,美国的反恐政策正在让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孤立政策自我孤立
“要么你们站在我们一边,要么就站在恐怖分子一边。 ”美国总统布什在“9·11”事件后不久便向世人传递着意欲孤立“恐怖分子”的信息。
《泰晤士报》资深编辑杰勒德·贝克认为,世界当初因“9·11”对美国产生的同情已经转化成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愤怒,美国也“从一个极大罪恶的受害者转变成了全球痛苦的主要制造者”。
“9·11”初期,美国在世界的同情中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但此后便在反恐问题上走了一条“可怕的弯路”,包括关塔那摩监狱问题、宣称所谓“邪恶轴心”、未经联合国授权的“先发制人”战争、阿布格莱布虐囚新闻人物:虐囚女兵英格兰丑闻,以及如今巴格达街头的严重暴力局势。这场所谓“反恐战争”不断受到合法性、人权等方面的质疑。
另外,美国试图与阿拉伯国家弥合分歧,但这种努力因美国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而收效甚微,近期爆发的黎以冲突则加深了阿拉伯国家民众对美国的戒心。
5年来,“9·11”远远没有让西方国家在面临共同威胁时走到一起,而是让它们之间产生更多分歧。许多西方国家甚至希望美国人对自己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做法进行反思。“‘9·11’事件5年来,美国的外交政策没有成功地孤立恐怖分子,反而孤立了美国自身,”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中东问题专家詹姆斯·多宾斯说。
方向错误渐失人心
布什政府曾辩护说,他的反恐政策使美国过去5年中没有受到过重大恐怖袭击。
但英国、西班牙、约旦、印度相继发生的恐怖袭击却表明:恐怖主义远没有得到解决。
有分析家指出,布什声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恐怖头目本·拉登已经不是恐怖袭击的具体策划者,却成为了恐怖袭击的主要灵感。因此,不管本·拉登存不存在,“基地”威胁都不会在未来几年中消退。同时,作为美国“反恐”主战场的伊拉克,却成为了恐怖主义的输出源和训练基地。
美联社援引“9·11”调查委员会官员托马斯·基恩的话说,尽管美国已经投入数千亿美元改善安全状况,但美国发生大型恐怖袭击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而且只是时间问题。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9·11”事件发生后的最初阶段,超过80%受访美国民众认为,他们的国家正在走向正轨;当美国政府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时,支持上述观点的民众分别超过70%以及60%。
但是,5年后的今天,不仅仅是欧盟这一美国传统盟友,就连美国人自己也越来越质疑美国所走的这条道路。根据最新的民意调查,超过60%的受访美国民众认为美国走错了方向;多数人认为美国的外交政策正在让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安全;布什的民众支持率从“9·11”事件之后的90%左右跌到40%左右的低位,副总统迪克·切尼以及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更是只有20%左右支持率。
“在那里(伊拉克)发生的一切,正在让我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或许我们应该寻求以另一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恐怖主义),”俄亥俄卫斯理安大学教授肖恩·凯日前对法新社说。
徐超(新华社专稿)
■纪念活动
五角大楼 对外开放
上千人走进纪念堂悼念“9·11”死难者
新华社专电上千名来自美国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民众9日参观了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纪念这里的“9·11”遇难者。这是“9·11”事件后五角大楼第二次向公众开放。
参观始于五角大楼外围遭到撞击的一侧,整个参观持续15分钟。重建后的墙壁上保留了一些遭袭后的残骸,包括一块被烧焦的石块,上有“2001年9月11日”字样。五角大楼内有一间简单的纪念堂,里面放置着镶有死难者姓名的面板。里面还有一个小教堂,摆放着184朵玫瑰花,每朵花代表一名死难者。五角大楼外,一座面积为0.8公顷的纪念园正在修建中。
来自德国的参观者维尔纳·古特穆特说,就恐怖袭击而言,国与国没有区别,“无论发生在何地,一样造成伤害”。
2001年9月11日,几名恐怖分子劫持了美利坚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撞击五角大楼,造成包括机上5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在内的184人死亡。
■插曲
“9·11”电视片暗示克林顿受性丑闻之累放过拉登
反思扯上“拉链门” 克林顿直呼“冤枉”
美国广播公司(ABC)制作的电视片《通往9·11之路》尚未播放,已经引起轩然大波。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8日怒斥电视片歪曲事实,否定自己如片中所说,因卷入性丑闻而分神,忽视了乌萨马·本·拉登带来的潜在恐怖威胁。
克林顿:“他们应该讲实话”
为纪念“9·11”5周年,美国广播公司录制了一部长约5小时的电视片———《通往9·11之路》。片中部分内容暗示,因受到莫尼卡·莱温斯基一案困扰,克林顿无暇顾及本·拉登的威胁。
9月8日,克林顿在阿肯色州一次筹资活动后说,这部电视片很多内容根据民主党和共和党联合组成的“9·11”委员会的报告,既然如此,“他们应该讲实话”,“不应有与‘9·11’报告内容正好相反的内容”。
克林顿执政期间的政府高官,包括前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和前国家安全顾问桑迪·伯杰,也致函美国广播公司母公司———沃尔特·迪斯尼公司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指责该电视片“确实无疑失实”。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更是向美国广播公司递交了一份有近20万个签名的请愿书,要求停播这部“体现右翼党派立场、的确失实”的电视片。
ABC:批评意见“不够成熟”
针对克林顿及前政权高官的指责,美国广播公司8日晚承认这部耗资4000万美元的电视片包括“虚构情节”,同意更改有关伯杰的情节,但同时辩护说,上述批评意见“不够成熟和不负责任”。
制作人马克·普拉特接受美联社电话采访时说,很多批评意见都来自于那些尚未看过这部电视片的人。他说:“我不能肯定他们认定的事情确实存在于片中。”他希望,人们在得出最后结论前先观看这部电视片。
该片的导演戴维·坎宁安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则反驳说,电视片并非针对某个人或党派,而“只是展现已经发生的事情,以及卷入其中的人们”。
王薇(新华社专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