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的第三极书局正式开业。同时中关村图书大厦推出全场图书7.5折的优惠活动。此后为争夺消费者,两家大型书店的“价格战”几经升级,并不同程度地波及到海淀区300多家中小书店。这股“降价冲击波”震荡之余留给书界的深度思考是:中小书店如何在大型图书卖场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发展?
“价格战”,不是立身之本
万圣书园总经理刘苏里说,面积不大、但姿态各异的中小书店,承载了读者对文化的尊重和对传统的维护。 记者注意到,万圣书园没有刻意在店面装饰上大做文章,但“万圣体系”所形成的无形的气场,正是万圣多年来的立身之本。
“文化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个小书屋所共同营造的氛围组成的”。刘苏里说,他所知道的国外最大面积的单体书店也不过几千平方米,远不及国内一些超大书店。台湾出版人钟芳玲游历各地写成的《书天堂》和《书店风景》中说,最让读者难忘的也是世界各地异彩纷呈的中小书店。
坐落在海淀区蓝旗营的万圣书园成立于1993年,是海淀区众多中小书店中开业较早的一家中型书店。万圣书园现有面积600余平方米,经营人文、社科、古籍、辞书、艺术、文学等图书4.5万多种,早已成为北京的文化地标之一。“万圣书园不是品种最全的书店,但一定是让读者感到舒服的书店。”刘苏里说,“价格战不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也不是书界的长久之计。我不只是在经营一家书店,也是在建立一套体系,体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媒体从业者张先生表示,他平时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会去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和中关村图书大厦。“这种超大书店人山人海,我一进去就犯晕!”
一些读者跟他一样,更愿意去中小书店。张先生除了常去万圣书园、风入松书店和三联韬奋图书中心这些中型书店外,最喜欢去北京师范大学东门对面的“盛世情”和“学尔雅”两家小书店,“在这种小店,你就是不买书都可以和老板聊聊天,见了面像熟人一样。‘学尔雅’的老板就很懂书。而且你登记了缺的书,书到了,他们会第一时间通过短信通知你,很温暖!”
中小书店生存,特色很重要
“为了突出书店特色,万圣书园有自己的店规:带食品、水者禁入;衣着不整者禁入。曾有读者因此产生误解,店规也让万圣流失了部分读者。“要体现亲切感,又要维护书店的良好‘气场’。”
“小型书店生存,特色很重要。”藏在圆明园东门一条胡同里的“单向街图书馆”股东之一张帆强调。这家面积仅有几十平方米的小书店,在开业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和媒体关注。而且,“单向街图书馆”几个月前在西海开了第二家分店,逐渐成为一些新锐出版机构的新书发布会和时尚人士聚会的首选地之一。
张帆坦言,作为一家小型书店,“我们不以品种丰富取胜,而是以精选书为主打。因为,我们会在选书上下功夫。”单向街店内特设了“荐书”专架,《生活》杂志主编许知远、财经作家吴晓波、诗人于坚等,为读者推荐他们最喜爱的书和精品新书。
为了保持特色,万圣书园有严格得近乎苛刻的管理制度。采购交易、存量监控、信息采集“三道关卡”组成的采购体系,共同保证了图书信息的完整性。店里每一本能够与读者见面的书都要“过五关斩六将”。样书要先在店外的仓库里等待“审阅”。通过“初试”的书将接受“店主”刘苏里的亲自甄别,其中10%到15%会在此被剔除,过关的书才可进店。因此,架上图书都打上了“万圣制造”的标签,长期的坚持也换来了出版方的认可。
中小书店的拿手戏:会员制和特色沙龙
会员制也非常适合专业书店和特色书店。因为,对于综合书店来讲,会员制是不适合的,他们的会员卡往往会变质成为打折卡。中小书店实行会员制,就是要建立一种会员的归属感,建立一种对书店品牌的忠诚。
单向街圆明园店店长孙建在接受采访时建议,把中小书店搬进社区。孙建说,大型书店可能往往不能“普惠众生”,而建立社区书店,可以使老百姓在茶余饭后随意翻翻书,提高全民素质。比如,“学尔雅”书店虽然在高校附近,却没有选择高端读者,而是强调快、全、优。“学尔雅”也因此成为附近想读新书的读者的第一选择。现在“学尔雅”书店周围的居民很多都是书店的铁杆读者,不论买不买书都会每天到店里转一转。
此外,文化沙龙是单向街书店在众多中小型书店中脱颖而出的法宝。第一次沙龙活动是今年3月的“和西川一起读诗歌”,此后,洪晃、郝舫、陈冠中、阎连科、陆建德、张鸣、廖伟棠等各方人士先后做客这里,每周一次的嘉宾与读者面对面成了这里的“招牌菜”。
“我们的活动更注重随意性、交流性,嘉宾的选择没有固定的标准,也没有教育的目的。只是为大家搭建一个作者与读者、学界与外界交流的平台。”张帆说,他还想把沙龙开到网上,开辟网上论坛,聚集人气召集读者,这无疑也是中小书店弥补店面空间不足的一个好方法。
专家建议:中小书店需要细分市场
中小书店要赢得读者,必须有自己的经营特色。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仅靠一些特色“沙龙”或是图书分类,已经不能留住消费者的心。而且,这些“特色”正被大型书店“拷贝”。专家建议,针对大型书店在财力上的优势和服务上的追赶,中小书店只有在细化服务、细分市场上下功夫,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
文化学者张颐武认为,中小书店的定位是关键,有准确的定位才能建立和别人的区别。中小书店不妨细分市场,选择一个行业或者特定的读者来进行服务。比如,某一学术书店,可以专门找来一些有关某个学术领域里冷僻的图书来经营,形成独特的图书品种。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肖东发认为,建立多种灵活销售方式,保持与顾客的良好沟通,可以使中小书店比大书店更具优势,也更具人情味。肖东发说,中小书店除了店销以外,还有可以增加小型书展、网上销售、电话订购、杂志订阅、邮购等多种销售方式。在和顾客的沟通方式上,可以通过网站、电子邮件、短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