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仍然是多数男女青年遵从的生活方式。今年两个“七夕”节期间,一些新闻媒体和群团组织,以相亲会的方式为男女青年提供相识、相知的机会,撮合姻缘。现代的青年人如何寻找生活伴侣?记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
随着社会进步,现代人寻找生活伴侣的方式也在变化,因为羞涩、不好意思、难为情,而耽误可能发生的爱,如今已经很少见了。自主恋爱,在同学、朋友和有机会相识的人中,一旦遇到意中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会不失时机,把爱说出口。心中有爱说出口,成为青年人寻找生活伴侣的主要方式。
在哈尔滨市某投资公司工作、年方26岁的刘女士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家里人着急介绍对象,刘女士自己不急,她相信,缘分到了自然就有相爱的人。一次,刘女士和一个朋友参加聚餐,席间她对朋友的一位男同学印象很好,分手时她主动要对方的电话号码。事后,她主动和这位先生联系,两人聊得很投机。半个月后,刘女士主动提出和对方谈恋爱,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现在正张罗结婚。在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工作的28岁的张先生,今年夏天参加公司举办的旅游活动,结识了同一公司不同部门的罗女士,一路两人情趣相投,张先生对罗女士十分照顾,两人擦出爱的火花,旅游结束时,他们开始正式谈恋爱了。
采访中记者问刘女士,你追求对方的时候没有顾虑吗?刘女士说,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是缘分,如果因为不好意思错失机会,那是愚蠢的。父母之命只做参考
自由恋爱是多数青年人的首选,两个人从相识、相知到产生感情,这样的经历是现代青年追求的浪漫。可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直接接触的人有限,许多人在直接相识的人中很难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传统的由人介绍的方式仍然是现代人寻找生活伴侣的方法之一。其中包括父母看好作主的,但是,父母的意见不再是“一槌定音”,爱由自己作主已经相当普遍。
刘姓两姐妹均毕业于吉林大学,现在姐姐在北京读博,妹妹在长春任某高校的老师,两人都过了28岁。据妹妹介绍,两人上大学的时候根本不懂得谈恋爱,整天就泡在图书馆,后来她们又忙着考研,虽然现在都工作了,眼看快30岁了,仍没有交男朋友。妹妹告诉记者,上学时光顾念书考研,耽误了找对象的好时机,现在生活的圈子很窄,接触人少,很难在认识的人中找到合适的生活伴侣,只有靠亲戚朋友、同学介绍了。姐姐也说,这些年一直忙着“武装”自己,学业上虽小有成就,却耽误了自己的大事。她们的父母对姐妹俩的婚事更着急,见人就让人帮忙给姐妹俩介绍对象。现在姐姐正在和爸爸同事的孩子谈恋爱。妹妹正在和同学介绍的一位先生相处。
在婚姻问题上,姐妹俩有一个共同的原则,虽然对象是父母、同学介绍的,但不是他们包办,找对象的事一定自己作主,不会因为父母的喜好而违背自己的意志。
网络虚拟世界觅真情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交往的视野开阔了,在交友网、征婚网和网络聊天室,每天可以认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尽管网上的人良莠不齐,但是毕竟打开了年轻人交友的渠道,一些年轻人在虚拟世界里寻觅真情。
近年来,哈尔滨市一些社交网站论坛上的交友活动也很丰富、时尚。一些青年男女上网发布帖子,附上帖主的真实照片和详细个人资料,以引起网友的关注。在某交友网站记者点击一个用户发布的帖子,发现里面除了帖主照片和个人介绍等资料外,帖主对应征的男网友提出了三个问题,“你认为爱是什么样的东西?”“什么样的人才是你觉得可以共度一生的人?”“什么样的女孩子最讨人喜欢?”并希望前来应征的男青年先到自己网站的博客上详细看自己的日记和相册,对自己有所了解再参加应征。
小孙和小李都是哈尔滨市某大学的学生,两人网上相识最初只是简单的聊天,后来发现两人竟然在同一个城市,而且有很多共同喜好。于是交往进一步加深,互留了电话,约定时间开始视频聊天,随着两人了解多了,小李开始主动出击,偷偷来到小孙的学校给她一个惊喜。小李高兴地说,现在双方都见过家长了,初步打算大学毕业后先结婚。
婚介会上寻伴侣
对于现代年轻人,通过社会婚姻中介结识适合自己的人,这种寻找伴侣的方式曾被许多年轻人广为利用。可是,一些社会上的婚姻介绍所以赢利为目的,用婚托骗取钱财,损害了社会婚姻中介的形象。新闻媒体报道了许多这类事,婚姻中介已经难让人相信。今年闰七月,有两个七夕节,一些新闻单位和群众团体,多次举办七夕相亲会,为寻找生活伴侣的人架起鹊桥。
在市妇联等有关部门举办的哈尔滨游乐园相亲大会上,记者看到现场悬挂千余条相亲者资料,组织者根据年龄从“30岁以下”至“50岁以上”分成4大区域,参会者大胆地标明对另一半的“择偶标准”。活动开始后,一些未婚男子纷纷登台献艺展示自己,有人声明“想认识更多美女”,更有人称“我是好男人”。女会员也不含糊,现场看到了中意人,马上主动“打探”。在抄写资料的人流里,记者采访了一位年满27岁的赵先生,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吉林来哈工作3年,因工作太忙没考虑自己终身大事,以前觉得相亲是一件难为情的事,今天慕名而来参加鹊桥会,现场资料里有这么多适合自己的异性,还真是挑花了眼。
奚萌萌 贤达 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