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渔技校的新鲜事儿 4名大学生“回炉”炼真金
9月8日上午,本已被录取的“准大学生”李奇军,却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走进了辽渔技工学校。他说,放弃大学固然有些可惜,但顺应现实、训练自己的生存能力更为重要。
7月20日,辽渔技工学校面向社会招生,招生简章中明确:“学生毕业后全部直接定向分配,按正式职工录用。
”学校计划招生85名,近160人报名报考,最引人注目的是,报考者中有两名本科毕业生、三名大专毕业生,还包括一名已考取本科院校及3名考取大专院校而改入辽渔技校的学生。
手持大学录取通知书进技校
1987年出生的李奇军很健谈。他是班级干部,曾在千人礼堂里作过演讲,今年他的高考成绩是414分。
李奇军在8月初收到了沈阳一所三类本科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专业是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但9月8日上午9时,他却穿着军训服,参加了辽渔技工学校的开学典礼,这一天开始,他就是该校港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两年后则可能成为一名理货工人。
“上大学每年学费9000元,此外还有一些杂费。朋友告诉我,四年总共的花费可能要10万元以上。”李奇军说,下岗的母亲身体不好,全家的生活来源只依靠父亲每个月一千余元的工资。即使承担下高额学杂费,毕业后的去向则成为下一个难题。
李奇军说:“如今不少单位看重应聘者的学校牌子,所以非名牌大学毕业生很尴尬。我担心自己被推到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失落不可避免。”李奇军说,家人对他的选择是“同意”。尤其是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父亲,虽然透露出不情愿和惋惜,但是他尊重儿子的决定。
其实圆梦的途径不止上大学这一条路。李奇军正在着手报考市场营销专业的自考,“共12科,我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拿下证书”。
“大学生”回炉想靠技术吃饭
辽渔技校始建于1960年,培养了2700余名技术工人。此次招生是自1995年来面向社会的首次招生,对招生的学历要求为“应、往届高中学历或相当于高中学历的毕业生”。
技校今年开设的专业为渔机修造及港口管理。学员可通过专业课掌握柴油机构造与维修、电工及应用、钳工工艺、机械制图、电气焊、港口机械技术管理、货物学、港口装卸工艺、港口库场业务、水运商务管理等等基础的劳动技能,并专门学习劳动保护常识。
几乎被采访的所有学生都认为招生简章中最吸引自己的是以下承诺:学生实习期间每个月有500元的实习补助,毕业后全部直接定向分配到集团公司相关生产单位,按正式职工录用。见习期一年,见习期工资1000元,见习期满定岗后工资按岗位定薪。
2003年从大连工人大学拿到园林花卉艺术专业的大专文凭后,周政栋先后应聘了几家单位,后来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做粹钢工人,他点着胳膊上的几块伤疤说,自己是个肯吃苦的人。
“报考技校的目的非常简单,学门实实在在的技术,靠技术吃饭。”身高1.87米的周政栋是这七八个“准大学生”中,惟一报考渔机修造专业的学生。这个专业靠体力作业的工种较多。
王洋是省内某石油化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应届毕业生。7月毕业后,他应聘处处受挫,被拒绝的原因都是“没有工作经验”。最终选择来技校“回炉”。“找工作找得没自信了,发现自己真需要掌握一技之长。”王洋说,本科生当技术工人不应该被视为“屈才”、“没出息”或者“丢人”。文凭说明不了太多问题,空谈起点的高低太不现实,将来的发展关键看自己的努力。
辽渔技校的负责人说,培养一线技术骨干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社会需要扭转“高校人才读技校没出息”的观念,“企业为有能力、要求进步的员工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只要年轻人努力工作,企业一定会给他们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进技校也是深造
8月底在成都举行的“大学校长国际论坛”上,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提出,我国高校以前偏重于高层次的教育,没有把技术工人叫作人才。随着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社会,人才的概念必须要更新,大学的责任不光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管理型人才,还要培养一大批能在新的产业中发挥功能的技术型人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也认为大学应该进行分层次的教育。
两名校长的言论在网上引起激烈争论。大多数人的观点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在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至于是这个人才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并不是最重要并且关键的事情。假如当下培养的大学人才只会所谓的“研究”,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那么这样的大学教育就应该受到质疑。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全国性问题。”大连市人才服务中心毕业生就业指导部负责人说,如今的大学生创业有多种途径,应聘固定工作,采用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学习技工技能也是寻找就业出路的一种应急反应。
该负责人说,这种社会现象是有其积极的一面,目前企业对实用技术工人大量需求,近几届大型招聘会上体现明显。在技术领域发展并取得成效同样大有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讲,进技校也是深造。
这位负责人也指出,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最大障碍是工作经验不足,以及所学专业与社会实践的脱节。因此在一线工作磨砺自己的同时,应该注意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才是社会上最需要的。 (责任编辑:韩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