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南方一些城市热浪袭人,凉爽怡人的黑龙江成为全国避暑旅游的热点地区。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比同期有较大增幅,拉动了我省经济增长。高兴之余,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冬季冰雪旅游相比,打造“夏季清凉世界”,我省还刚刚起步,尚未形成冰雪旅游那样的品牌、规模和声势,在开发、发展中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1、夏季避暑旅游要以天然的绿色资源为依托,必须搞好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黑土地上苍莽的大森林、辽阔的大草原、原始的大湿地、纵横的大江河,是我省开发夏季避暑旅游必不可缺的生态资源,也是夏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根基。这些绿色资源遭到破坏,夏季避暑旅游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发展夏季避暑旅游中,决不能再“吃祖宗饭,造子孙孽”,走开发———破坏———治理———保护的老路。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持续利用”的原则,实行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科学合理地保护、开发旅游资源。要切实避免和纠正一些地方在利益驱使下,无序开发、盲目开发,造成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得到更有效的保护,走资源节约、生态平衡、集约发展的路子,保证我省夏季避暑旅游可持续发展。
2、夏季避暑旅游要以丰富的项目为载体,必须把清凉与特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电台、电视每天播报的天气预报,是我省清凉天气的活广告,在炎热的夏季里招来众多游客。游客来了,光有凉爽的天气是不够的,还要有留住人、值得去的地方,有令人迷恋的特色游乐项目。这就需要我们开阔视野,做好清凉与特色结合的文章,一是将独特的自然生态与清凉结合起来,巩固提高森林、湿地、名湖、火山、界江、极地等北国特色旅游,充分发挥青山绿水的魅力,将其发展成国家一流旅游产品;二是将独特的人文条件与清凉结合起来,大力开发名胜古迹、民俗风情、都市风光、工业园区、农业观光、跨国出境游等丰富多彩的夏季旅游项目。三是将独特的娱乐活动与清凉结合起来,如界江撒网垂钓、草原赛马牧羊、山林探险、江河漂流等,深加工打造更具有特色的旅游名品,实现赏景、健身、娱乐一体化,增强夏季避暑旅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夏季避暑旅游要以食住行游购娱为支撑,必须搞好一条龙服务,拉动相关产业配套发展。
旅游业离不开食住行游购娱这六大要素的支撑,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要影响旅游产品的形象。因此,发展夏季避暑旅游必须搞好这六大要素的统筹配套。游客来到黑龙江,吃要尝出地方特色,如满汉全席、龙江山珍、东北农家饭菜、地方冰点饮料、俄式西餐等。住要憩得别致,如搞江中游艇、水边帐篷、森林木屋、景区别墅、蒙古包、农家小院、民族特色住宅等。游要看出兴趣,如上面所说的大力开发各项特色旅游,使游客流连忘返,以一传十。行要走得便捷,每一处旅游景点都要道路通畅,路标清晰,使游客进得去,出得来,风雨无阻,当前要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加快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把公路延伸到风景名胜的最深处。购要买得满意。如在景点处经营土特产品,开发特色纪念品,展销特色地方产品。江南的丝绸、云贵的蜡染都是当地的传统旅游产品,我们的亚麻系列精加工产品也应该成为本土的旅游产品。娱要玩得开心,如哈夏音乐会可提前到7月份举办,时间延长为一个月,二人转、龙江剧、市内冰上舞蹈、大秧歌等要有固定的演出场地、专业的演出团体、高水准的表演节目等。总之,要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形成一条龙服务体系,通过发展夏季避暑旅游这根链条,拉动相关产业配套发展。
4、夏季避暑旅游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内涵,必须大力弘扬黑龙江的历史和精神,促进旅游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夏季避暑旅游的外表是凉爽和观光,其深度内涵则是地域文化。黑龙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勤劳智慧的龙江人民在这片古老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和辉煌的业绩。这也为夏季避暑旅游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深入发掘整理渤海国、金上京、流人文物古迹,开发历史文化;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和项目;建立完善大庆油田开发、铁人王进喜、北大荒开发、大兴安岭开发等纪念馆和博物馆,宣传黑龙江独特的开发文化;实地体验观赏剪纸、桦皮画、驴皮影等民间艺术,推介地方民俗文化;参观考察三大动力装备基地、大庆石化基地、东部煤电化基地、三江绿色食品基地等,大力弘扬我省正在兴起的老工业基地振兴文化。使各个旅游项目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把旅游和形象宣传融为一体。
5、夏季避暑旅游要以良好环境为基础,必须坚持依法管理,促进规范化发展。
目前,我省各市(地)旅游执法监督机构不够健全,很不适应依法治旅的需要;旅游景区(点)分别归属不同主管部门管理,切断了旅游产业的内在联系,导致管理权限不清、部门关系不顺、行业间难以协调发展、各自为政现象严重;旅游规划与城建规划存在“两层皮”、相互割裂状况;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质量较差;市场发育不健全,竞争无序、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我省及绝大多数市(地)旅游局在机构改革中未能列入政府序列,从而影响了其产业管理功能与组织协调作用的发挥。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通过进一步依法规范管理加以解决。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注意搞好调研、协调工作,进一步理顺各名胜风景区的管理体制,明确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妥善解决目前存在的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问题。各级政府要注意发挥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强化对旅游市场的规范化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法规,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行业管理标准,切实加强对旅行社、导游人员、旅游宾馆(饭店)和旅游景区(点)的标准化管理。对旅游市场要定期进行专项治理整顿,认真查处欺诈经营、压价竞争等非法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照经营、无证从业者,逐步把企业间的竞争引导到以质量、诚信取胜上来。只有坚持依法治理、规范管理,才能营造良好的环境,推动夏季避暑旅游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省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