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中叶,对于闭塞的农村来说,想生动形象地见到外面世界,莫过于露天电影了,所以露天电影是当时农民可以品尝到的上等文化大餐。那时,农村虽然走的是集体化道路,但经营的仍是传统农业,农民过着贫困落后清苦的生活,特别是文化生活尤为贫乏,到猫冬的农闲季节只有说书的、唱落子的(二人转)民间艺人走村卖艺,总是唱那几个枯燥的传统段子,有的村里为了推陈出新,自己排演自娱自乐式的文艺节目,调节农村的沉闷气氛,打发漫长的冬日时光。
大概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县里来了电影放映队,在农村巡回放映露天电影,开始时放的是黑白片,后来又变成了彩色片,使庄稼人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可那时因为县里放映队少村屯多,每年一个村只能在春秋两季各看一次电影,所以每当放映队来村时非常受欢迎。村里的男女老少像迎亲人一样,跟在放映员的屁股后面,问这问那,亲如一家,一时间村子里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顿然间泛起了欢乐的浪花。电影队一进村,不但本村的人皆大欢喜,就连十里八村的人也不辞辛苦地纷纷赶来,平常难有空闲的乡亲们集聚在学校的操场里,有的坐着有的站着,又说又笑的热闹非凡。每次放映之前,大伙都七手八脚地从生产队里推来两辆花轱辘车,在车轱辘外面分别竖起两根杆子,用绳子绑牢挂上银幕和喇叭箱子,再扯好电线就可以看露天电影了,那种热闹喜庆劲不亚于赶集和过年。
我是个电影迷,既喜欢看电影又羡慕放映员的工作,感到如此这般受群众欢迎的差事十分神圣和光荣。时隔不久,由于命运的安排,我如愿以偿,真就当上了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我当电影放映员时,历史的脚步已跨入了七十年代,电影胶片的拷贝已由黑白片变成了彩色片;电影放映机和发电机已由两个棒小伙子抬着很费劲的笨重型,换代成了轻便型,并且每个公社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电影放映队,还有一些较大的村屯也购置了放映设备,从此,农村电影放映宣传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普及与发展,农民们每年都能看到十几场电影,看电影不再是农民的奢望。
在我当电影放映员时,可谓是一次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的改革,农村电影队的性质,由原来的国办队变成了社办队。电影队自负盈亏,用放映收缴的电影费来维持生存。待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电视机进入农村家庭,农村电影放映事业冷了下来。我们一起参加社办电影队的五十多人,都各奔东西另谋生路了。
从此之后向阳川公社电影放映队,就只剩下彭步钦光杆司令一个人了。彭步钦是一名复员军人,长得人高马大的,在部队练就了不论干什么工作,总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开始时,村里没车接送电影放映设备,他就肩挑人扛,冬天用爬犁拉,后来又用手推车推,坚持巡回露天放映。但他仍然坚守着这项事业一直到如今。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六日,他代表黑龙江省出席了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农村电影工作会议,被授予“全国农村电影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今年他又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农村电影工作先进个人”殊荣。
彭步钦从事农村露天电影放映工作已有三十多年了,他已由一个风华正茂的小彭变成了年逾花甲的老彭了。但他身体尚很硬朗,现在他开着一辆小型农用三轮车,仍不时地巡回在农村的放映路上。他说我这辈子就不能扔掉农村电影放映事业,如今农民坐在家里就可以看电影、电视剧了,看露天电影的人少了,收费也没法收,我走进校园为孩子们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还挺受欢迎。对此他信心十足。老彭多像一名独胆英雄,在改革的大潮中,死看死守着那块陪伴他多年而又难以舍弃的阵地。(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