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半年市场形势分析及预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中国市场形势动态分析”课题组
2006年上半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整体经济形势处于相对正常的运行状态。一些重要能源和原材料的供求矛盾明显缓解。 但也出现了一些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预计下半年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势头不会根本改变。但宏观调控应重点关注固定资产投资过快、信贷增幅过猛,以及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等问题。下半年,在宏观政策上应适度收紧,防止经济出现全面过热。
一、2006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形势分析
(一)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1.经济继续持续快速增长
2006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快速增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1443亿元,同比增长10.9%,是近10年来最快的增速。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1%、13.2%和9.4%。前6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7.7%。其中,重轻工业分别增长18.5%和15.8%。产销衔接较好,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7.4%。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加快。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294亿元,同比增长25.5%,同比上升了9.7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连续第三年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1138亿公斤,增产74亿公斤,同比增长7.0%。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
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8%,增速加快了4.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3%,加快了4.2个百分点(见图1)。从结构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4.2%,加快0.7个百分点。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6%,其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增长45.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30.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5%,铁路运输业增长87.6%;轻工业投资增长41.2%。
3.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需求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增速同比加快0.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97元,实际增长11.9%,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继续稳步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48亿元,同比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4%,同比加快了0.4个百分点。从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0821亿元,增长13.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929亿元,增长15.3%(见图2)。
4.CPI继续温和上涨,PPI涨势未减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上涨1.3%,涨幅同比降低1个百分点;月环比价格累计上涨0.5%。1-6月份,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9%和4.7%,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0.8%;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2.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6.1%。
上半年CPI变动中值得注意的是,资源价格对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传导作用愈益明显。上半年,由于国际油价上升的影响,国家两次上调了成品油价格,其他资源价格也不同程度上涨。由于服务价格的涨幅中有约一半来自资源价格的传导,资源价格的上调,必然带动了服务价格的整体上升,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CPI上涨。
5.住宅价格居高不下,部分城市价格涨幅过高
2006年上半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售价同比上涨5.6%,涨幅回落3.3个百分点;二季度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开始出现反弹,总体水平仍维持在高位。前5个月全国二手房销售价格稳步上涨,6月份上涨4.9%,涨幅回落,表明市场对5月末出台的调控政策已有反映。房屋租赁价格涨幅二季度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
上半年,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6月份新建住宅价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23个城市,其中,深圳市和北京市新建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4.6%和11.2%,涨幅比上年7月份提高了5个百分点。深圳市6月份普通住宅价格上涨18.94%;北京市普通住房价格涨幅高于商品房价格1.3个百分点。
6.货币信贷呈过快增长态势
上半年,呈现出“宽货币、宽信贷”的金融形势。至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8.4%,比上年同期加快了2.7个百分点,其增速是近年来较快的。狭义货币(M1)增长了13.9%,同比加快了2.7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增长12.6%,同比加快了2.9个百分点。
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17万亿元,相当于上年同期新增贷款的1.5倍,已达2006年全年预期控制目标2.5万亿的85.9%(见图3)。在这种情况下,导致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于宽松,进一步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
到2006年6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9411.15亿美元,同比增长32.37%。
(二)主要行业市场运行相对平稳,价格变动趋势各异
1.能源市场主要产品供求继续好转,价格变动各有不同
2006年上半年,能源生产增速有所加快,1-6月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93193.5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1.4%,比一季度提高了0.3个百分点。原煤、原油和发电量的累计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8%、2.1%和12.0%,增速均高于一季度。上半年,煤炭市场供应比较充裕,全国煤炭社会库存继续回升;电力供求紧张状况明显缓解,虽然需求增速有所回升,但由于发电能力增加较多,二季度电力供求状况明显好于上年同期。1-5月份,全国原油表观消费量比上年同期增长8.74%;汽油、柴油表观消费量增速均高于一季度。华东、华南部分城市油品供应紧张。但二季度全国成品油库存处于近年来的较高水平。
上半年,能源主要产品价格涨幅总体呈回落趋势。但不同产品的价格走势却存在较大差异。由于煤炭供求状况好转,二季度国内煤炭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明显。受国际价格影响,国家发改委于5月份调整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汽油、柴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500元,汽、柴油零售基准价按照出厂价格调整幅度等额提高。调价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再创历史新高。6月份成品油出厂价格涨幅明显加大。电力价格平稳上涨,1-5月份各月出厂价格同比涨幅均在3.0%左右。
2.钢材市场供求旺盛,价格涨幅较大
2006年上半年,国内钢材产能进一步释放,产量创历史新高,产品结构继续优化。。1-6月份全国累计钢材产量同比增长25.78%。其中,二季度增幅比一季度高出7.4个百分点。上半年国内钢材消费需求达2.2亿吨,与钢材产量基本持平。钢材出口同比增长47.71%;进口钢材同比下降28.81%。由于钢材需求旺盛,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呈持续上涨态势。6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达114.85点,比上年底高出23.39点,比3月末高14.12点。从6月中旬开始,国内钢材价格出现回落趋势。
3.乘用车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剧,价格继续下跌
在一季度高增长的基础上,二季度乘用车产销增幅明显回落。其中,销量增幅回落34个百分点,特别是6月份当月销量仅略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产量从3月开始逐月下调,6月份产量同比增幅回落10个百分点。6月末,乘用车市场综合价格指数为82.15,价格水平较一季度下跌2.04%,降幅有所加大。供大于求的市场矛盾加剧。
二、上半年经济运行中值得重视的苗头和问题
根据对上半年市场运行状况以及结合其他因素的综合分析,我们的基本判断是:2006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上是好的,在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一些瓶颈行业的投资大幅增长,供给明显改善,消费需求平稳较快增长,CPI继续温和上涨,PPI涨幅平稳,整个经济总体上呈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经济形势基本上处于相对正常的运行状态。
但是,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经济总体上出现了偏热的苗头,有些领域已经出现过热现象,必须给予重点关注。
1.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势头加剧。上半年,全社会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9.8%和31.2%,加快了4.4和4.2个百分点。从结构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4.2%,比年初提高了4.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7个百分点。更应引起重视的是,上半年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快,达9.88万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了22.2%,投资在建项目规模偏大。同时,地方投资势头强劲,增速不减,推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增长。2006年,政府换届、“十一五”规划开局、招商引资的压力加大等,都一定程度地强化了地方的投资冲动。6月末,地方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2%,增幅比去年同期高3.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有14个省份的投资增速超过35%。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力反弹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高增长,也使一些产业(如房地产等)增速不断加快。投资膨胀的势头较为明显。
2.货币信贷增长过猛导致流动性增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和货币投放均过宽松,导致流动性增强。造成货币信贷增长较快的因素,主要是因为随着贸易顺差和外商投资的快速增长,外汇源源流入,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央行被动地收购大量外汇,投放等值的人民币,从而推动了货币供应量的猛增。同时,由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较多,存在放贷压力,存贷款利差扩大,商业银行也有放贷动力。多种因素作用推动了信贷较快增长。宽松的贷款规模又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弹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条件。另外,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之间的“银政合作”、“打捆贷款”现象也较为普遍,客观上推动了地方投资过快增长。这种“宽货币、松信贷”的形势为经济的再度过热提供了条件。货币信贷持续快速增长,不仅会加剧金融风险,还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政策闸门之一的信贷规模的过快增长,也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等行业的过热增长。
3.住房供给结构失衡和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2006年上半年,部分城市住房供给结构矛盾依然突出。中低收入家庭所需的普通住宅和经济适用房的比例偏低,中低价住房供给不足。例如,上半年全国房地产总投资中,住宅投资比例为69.1%,而经济适用房的投资比例仅占2.8%;北京的住宅投资占房地产总投资比例为52.12%,经济适用房投资仅占2.91%;广东省经济适用房投资仅占房地产总投资的0.2%。另外,居民普遍住宅面积偏大;空置房数量有所增长;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幅度过高,超过了多数居民的承受能力,加剧了市场恐慌心理,加大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上述问题的存在,对经济的整体运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通过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缓解和解决。
三、下半年经济形势预测和政策建议
(一)对下半年市场运行形势的预测
2006年下半年,推动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动力和条件仍然具备。
1.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势头不会根本改变
下半年,国民经济总体上仍将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势头。主要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因为,不仅目前在建工程项目投资规模较大,上半年计划总投资与上年同期增长22.2%,而且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较多。另外,下半年地方政府投资仍然不会降温,民间投资依然活跃,外资直接投资也将会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下半年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措施出台,居民收入水平将稳步提高,同时,消费结构的升级也将进一步拉动消费的增长。下半年如果宏观政策调控适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会有所减缓,但仍会保持不低的增幅。消费需求仍将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稳定的拉动作用。外贸需求也将在上半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长,这些因将支持下半年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当然,下半年的经济形势还取决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和力度。在经济出现偏热的形势下,如果宏观政策趋向偏紧,则对投资和信贷的影响较大,会对第三、第四季度的形势产生影响,但如果只是微调,则对下半年经济形势的影响不大,经济仍会总体上延续上半年的基本走势。
2.CPI仍将温和上涨,生产资料价格涨幅有望回落
下半年,推动CPI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服务价格的政策性调价因素;二是上游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下游工业消费品的传导会进一步有所显现。从抑制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因素看,粮食价格稳中趋降仍是影响CPI涨幅回落的重要因素。受此影响,肉禽及其制品、水产品、蛋类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也将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导致CPI稳中趋降。综合以上分析,预计下半年CPI将继续呈现温和上涨的态势,涨幅预计在2%以内。
预计下半年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将呈回落趋势。一方面,国家系列调控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从需求方面缓解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压力;另一方面,重要生产资料的供给增长明显,供求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另外,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速下降,亏损企业及亏损额增加,也将影响企业需求的增长,从而抑制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综合上述因素,预计三季度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会略有回落,四季度涨幅回落速度会有所加快。
3.房地产价格仍将在高位盘整,涨幅不会大幅回落
上半年,国家出台的房地产市场系列调控措施,其政策效果将在三季度进一步显现出来,房地产价格涨幅仍会有所回落。但总体分析,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在汇率调整幅度不大的情况下,一些国际热钱仍会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感兴趣。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将使房地产市场价格不会过快下跌。
今年秋粮上市后,粮价下行压力将继续加大,落实收购资金,执行好最低保护价政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仍应是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二)政策建议
1.正确判断形势,对经济偏热问题统一认识
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社会上见仁见智,观点并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应组织有关专家和部门,在充分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对经济总体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总起来看,对当前经济偏热问题要有清楚的、统一的认识,进而研究出台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
2.宏观政策应适度收紧
针对上半年货币供应和信贷投放过度宽松的问题,应当在宏观政策上适度收紧,合理控制下半年的货币信贷指标。为缓解信贷增长过猛的问题,在提高金融机构的贷款准备金率的同时,应适当提高贷款利率,遏制信贷过快增长的势头。在结构调整方面,由于外汇储备高增长是货币信贷增长较快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当运用税收、质量、标准等多种手段调整外贸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减缓外汇过快过多地流入。同时,应继续做好外汇占款的对冲操作,缓解对信贷投放造成过大压力。加强“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合理均衡放款,着力优化贷款结构。
3.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
针对2006年上半年的实际情况,须采取经济(包括行政的)的手段,有效地控制和减弱地方的投资冲动。对投资增长过快的地方,应进行具体调研,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控。继续坚持“有保有压”政策,调整投资结构,尽量运用市场力量配置资源。防止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过快增长而再度引发新一轮的经济全面过热。
4.继续促进消费需求的平稳较快增长
通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公务员工资改革,提高社会上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遏制一些行业收入严重不合理状况。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各种税费;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解决城市低收入者的生活困难。同时,扩大消费领域,增强居民的消费选择性。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秩序。
5.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针对当前粮价回落的情况,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并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增加粮食出口,严格控制进口。综合配套农民工进城务工、权益保障和相关的支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进而促进农村消费的稳定增长。抑制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势头,保护农民种粮利益。
6.切实落实住房调控政策,完善住房保障机制
下半年应重点落实的“国六条”和“国十五条”及其配套措施。重点是把住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遏制房地产投资增长过快和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猛的势头,严厉惩治违规行为。强化政府对城市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责任,重点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任兴洲 执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