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30东北新闻网8月28日,大凌河畔、凤凰山下,雄壮的音乐声中,54户朝阳“功勋企业”、“先锋企业”的厂旗徐徐升起,迎风飘扬。升起这些旗帜的是朝阳市委、市政府,这片旗林被命名为“创业旗林”。
朝阳的企业家为之鼓舞、为之振奋,全市上下为之鼓舞、为之振奋。
振奋有深刻的背景:深处辽西北,地理上偏远、经济上贫弱、发展上落后,一直是朝阳的外在形象,是朝阳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尽管这种形象正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
升旗仪式上,市委书记宋勇说,企业是树立朝阳发展新形象的关键所在,更是希望所在。如此“大张旗鼓”地表彰企业,就是要进一步激励和促进企业加快成长,就是要进一步叫响壮大企业战略,用企业的成长壮大托起朝阳发展的新形象!代市长张铁民说,树立发展新形象,才能凝神鼓劲聚力,才能拓宽思路、创新招法、闯出新路。
《朝阳市“十一五”规划》明确了“新朝阳”的目标:基本实现朝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整体稳定脱贫并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努力把朝阳建设成为辽冀内蒙古三边地区最具综合竞争实力的城市,打造成为更加开放的新兴工业城市、绿色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明确方向———又快又好地发展
从地域面积和人口数量看,朝阳堪称我省的“大城市”,从经济实力上看,朝阳则是我省的“小城市”。经济总量基数小,如果跟在人家后面“小步跑”,恐怕永远都是“小城市”。朝阳的历史等不起,朝阳的人民等不起,“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发展形势也不容等。
正视现实,朝阳确立了“大发展,快发展”的主题。市领导说,今后5年是全面振兴决胜的5年,要努力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跨越期,综合实力横向比较的超越期和城乡社会形象的提升期。
大发展必须靠大项目。现在,朝阳城西已经成了一片大工地,凌钢新区新型钢材项目正在热火朝天施工,“十一五”期间,这个项目如果搞到400吨,年产值可达160亿;朝阳城东,香港中建集团的无绳电话项目厂房已经立起,达产后可以实现每年50亿元的销售收入。仅这两个项目,相当于经济总量上再造了一个朝阳。
朝阳城外,京四、朝赤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建设,锦赤等多条铁路、国省干道、县道以及乡村油路正在或即将铺展。锦朝高速已经使朝阳有了百里之内的港口,全市上下正热切盼望朝阳机场重新启动。“十一五”末期,朝阳将成为省内除沈阳之外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的地区,成为海、陆、空立体交通发达,连通关内外、连接沿海与腹地的交通枢纽城市,这为朝阳发展服务业、建设辽冀内蒙古三边地区物流中心创造有利条件。现在,豪德集团投资3.75亿美元的物流项目已经签约。
大项目接踵而至,源于坚实的基础。“十五”期间,朝阳坚持“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去年实现经济总量比2002年的倍增,工业增加值后三年保持20%增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年增长2倍,并创造出连续40个月以20%以上增幅递增的奇迹,历史性地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的“二、三、一”排序,畜牧业、保护地和干鲜果三大产业成为农业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接近60%,占总人口75%的农民年人均收入历史性地突破3000元。(辽宁日报高汉雷郭宝平)[责任编辑:韩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