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指导思想
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休闲观光旅游、湿地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展示为一体的生态保护区。
规划目标
塑造一个生态性、文化性、民俗性和可用性相统一、与周边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和谐共处的湿地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的传世精品。
规划理念
和谐。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与社会的和谐,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竣工时间
2007年年底湿地度假营效果图 都晓得西溪有一身野味十足的自然禀性,这是大自然给予都市人的一份不可多得的恩宠。除了享受西溪自然之美之外,你有没有想过要读一读这自然风景背后的文章?我们也可以唤出那水中不知名的小花,用镜头捕捉飞鸟的掠影时喊出它的名字;可以切身感受湿地家族相生相长其乐融融的“亲情”;可以近距离欣赏湿地自我净化的自然魔力……
都晓得西溪自古便是一道人文风景的长廊,饱有点龙灯、摘柿子、采菱角、网鱼、社戏、龙舟竞渡的民俗风情。在享受西溪传统之美时,你有没有想过体验一番现代旅游的元素?如野营、自由采风、商务度假……
让我们大胆想像吧,西溪二期工程规划的“演绎”给了我们宽广的想像空间。
从自然向科普的演绎,从传统向现代的演绎,从观光向休闲的演绎,二期规划尽情演绎着“大西溪”的和谐之美,它舒展的画卷更有厚度,更耐人寻味。杭州日报第一时间全景解读二期新看点,以期在先睹为快的阅读中与读者分享神游的乐趣。
新看点之科普建设
西溪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露天科普博物馆”
向世界亮出“科普西溪”的品牌
如果说西溪一期工程已经给人们留下了“生态西溪”、“文化西溪”的深刻印象,那么西溪二期工程将塑造一个全新的“科普西溪”印象。在二期范围内,将结合生态保护培育区的建设,打造杭州重要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在国内国际亮出西溪的“科普品牌”。
透过室内、室外的科普教育细节,在西溪,不仅可以“看风景”,更可以“读风景”。方圆数平方公里,西溪俨然是全国最大的露天科普博物馆。
建一个大型的科普互动中心
在紫金港服务区,将安排一个大型的湿地科普互动中心,重点包括湿地知识、湿地人文、放映中心、互动中心等内容。放映中心通过定时安排播放湿地知识片、文化片、资料片、风光片等;互动中心则通过寓教于乐的思路把湿地知识借用计算机、电视直播、模型、小游戏等生动手段,趣味性地普及湿地科学知识。
湿地是重要的基因库,能影响小气候,湿地的功能可以列出十余项;从高山之巅到大海之滨,湿地无处不在为我们服务……在西溪,人们可以通过这些互动项目,领略湿地风景背后的知识之美。
亮出“体验区”这一新概念
湿地植物展示区作为室外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亮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体验区”!
在西溪,舟行固然是风情无限,但步行的体验,能带给游客一番独特的“读景”享受。在刚刚进入西溪湿地的科普基地处建立湿地植物展示区,重点展示湿地的植被与生态,让游客在到达西溪湿地公园的第一时间产生关于西溪的认知。
在湿地树林体验区看“杉林雾隐”,杉林中的科普广场是游人集中的区域,在这里,将以有趣的室外小装饰重点展示西溪动植物生态以及西溪湿地植被的形成、变迁过程。
在湿地高草体验区看“蒹葭深处”,展示西溪湿地典型的禾草高草植被群落,游人可通过木栈道在成片的湿地植物中游览,体验浩渺幽野的美景。
在湿地水生植物体验区看“浮萍漫步”,结合临水木平台,分片、分区地配置挺水、浮水、浮叶及沉水植物并加以标牌介绍,让游客能一一唤出那些美丽的水中植物精灵。
鸟类观测点助你近距离观鸟
珠颈斑鸠、喜鹊、家燕、夜鹭、池鹭、小白鹭、红脚苦恶鸟、大山雀、棕头鸦雀、银喉长尾山雀、红头长尾山雀、乌鸦、环颈雉、白头鹎、棕背伯劳……西溪的鸟丰富得足以成为西溪独当一面的别致风景。西溪二期工程将结合环境特征建立隐蔽的观鸟小棚屋,各观测点与鸟类活动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约200米最佳)。游客可以通过高度、视角以及观察方式的变化,观察不同水鸟的活动。
在文三路的节点处将设置地标式的鸟类观测中心———苍鹭夕栖,采用原生态材料建筑,内部将设有信息角、录像厅等,向游人传播有关鸟类的知识。
开辟青少年课外教育项目
结合西溪的科普与科研基地,为青少年建立课外的教育基地,使他们在大自然中,嬉戏玩耍之余,学习到生物、环保等各种课外知识,如开辟采集标本、捕捉昆虫、观察鸟类、湿地净水演示、湿地植物展示、户外拓展训练、野营等项目。水乡集市效果图凌波梅道效果图
新看点之“四大文化”
西溪,不仅仅是历史文化遗产的展示地
西溪文化新生,更将反哺社会回报社会
西溪文化积淀深厚,从东晋至民国,这里建起了众多的寺庙庵堂、别业和藏书楼,成为赏景、修行、栖居、耕读、唱和、祭祀之所,历朝文人雅士歌咏西溪的诗文辞赋和笔墨丹青不胜枚举,还有数不胜数的传说故事、典故和轶闻,构成了西溪宝贵的历史文化。
整体而言,西溪的文化涵盖了梵、隐、俗、闲等内容。
梵文化
建筑类型:佛教庙庵
代表景点:曲水庵
曲水庵遗址位于蒋村乡王家桥村,交芦庵的东面,始建时间早于秋庵、交芦庵,后因年久倾毁。明崇祯元年重建。据《西溪梵隐志》载,庵寺布局较有特点:庵之中堂供奉西方三圣,东南两庑为香客禅室。庵之四周,临水种竹。长河潆绕,汇为放生池。而曲水庵周边有曲水八景之遗痕。
曲水庵建筑风格是明代民居寺庵的风格,构造装饰均含蓄简朴,建筑体量均控制有度,力求既展现老照片中的建筑风貌,又能与环境和谐一致。
设计构思还将结合历史上《曲水杂咏》、《曲水八咏》的对曲水八景的描绘,在曲水庵周边选点或恢复其意或恢复其景,重现历史上曲水庵胜景。
代表景点:交芦庵
交芦庵位于秋庵之东。与曲水庵不同的是,交芦庵历来有收藏名人书画的传统,更体现了僧人与文交流的梵隐文化。
交芦庵发展历经四个阶段———正等院、交芦庵、厉杭二公祠、农业学大寨山墙。
方案在平面布局上也分四个板块表达这些文化信息。
交芦庵的建筑风格既有宋代小庵的形式,也有民国初年的式样,而交芦庵一组建筑风格以明朝风貌的民居式庵堂,两进庭院布局结构为主。交芦庵东侧建客房楼,恢复文人墨客雅聚功能,以后的游人到交芦庵也可留下字画以作纪念。
隐文化
建筑类型:文人别业、士人园林、田园农舍
代表景点:洪园
洪园是洪钟的别业,为洪氏花园,洪氏家族自宋代起居杭州,历史上名宦辈出。考虑到此园历史上的景致,规划将其定位为士人园林,周边景色以清旷萧疏为特色。洪园整体建筑风貌为明代风格。
代表景点:茭芦田庄
茭白和芦花可以说是能代表西溪特色的景观植物之一,茭芦田庄正是依附于西溪的渔耕文化,能够体现西溪郊野景观的田园式农庄。功能上分接待中心、餐饮中心、棋牌室垂钓中心等部分。建筑采用湿地民居的建筑形式。
俗文化
建筑类型:水乡民居
代表景点:河渚街
选址于深潭口村东面,根据民俗文化和越剧文化的集中展示地的功能定位,以一条具有鲜明水乡特色的街市为主轴,串联多个建筑组团,或为民居,或为宗祠(蒋相公祠堂),或为园林(淇上草堂)。
代表景点:水乡集市
表达水浒孕育地水乡渔市的风光,塘中保留若干半岛小洲,两岸遍植柿树、枫杨、大叶柳,沙鸥低宿,白鹭高飞,鱼味餐馆、酒肆茶坊参差错落,林荫下还有一块演武场,游船可随意停靠、登楼。
闲文化
建筑类型:科普科研建筑、湿地会所
代表景点:湿地度假营地
是整个西溪湿地重要的生态体验和休闲度假区。全区大致分为会所部分和营地部分。前者的功能包括集中的度假会所、特色餐厅及与之相配的健身、水疗和特色水上客房等内容,结合基地的生态肌理,创造出热带异国风情。营地部分包括大舞台、渔火野营点、篝火营地。本区的活动大部分是通过船舶进行的,船上观演节目、船上聚会、船上住宿等等,传统江南水乡的渔文化和异域的风情在这里得到重新演绎。
新看点之整体布局
呈现“东静西闹 南雅北俗”布局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包括了“一片、两区、三带、五廊”,将展现整个二期工程范围内“东静西闹,南雅北俗”的特征布局,同时二期工程规划充分考虑了和一期工程与规划中的三期工程的衔接,共同为建设和谐杭州示范区发挥重要作用。
一片:指原花蒋路两侧宜游赏休闲会所为主的生态休闲片区,是整个西溪二期范围内最主要的特色休闲、文化景观片区。
两区:分别是指位于原花蒋路东西两侧的湿地生态保护区和湿地文化保护区以及紫金港服务区,其中湿地生态保护区完全位于这次规划范围内。
三带:沿天目山路、紫金港路、文二西路发展生成的三条湿地风光展示带,既是西溪湿地与外界交流的重要区域,也是整个湿地生态环境重要的防护带和与外部环境衔接的过渡带。
五廊:专门指五条生态走廊,通过这些特殊“通道”,将实现生态保护区和文化保护区的连接。
新看点之交通设施
水陆皆相宜
随着西溪湿地完工,想进入西溪观赏的游客可以更加方便地选择水路交通,也可以从陆路进入。
水路:设计了“一主三副”共计四个码头
由于西溪二期与一期的水路交通既相互联系又自成环线,因此游览西溪湿地,游客既可以从一期码头登船游览,也可以选择从新建设的游船码头登船品味“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西溪美景。规划中设计的主游船码头位于紫金港服务区内,三个次游船码头分别位于周家村、千金漾和朝天莫漾。游客想要游览西溪一期可由紫金港服务区换乘电瓶船到周家村码头后进入一期游览区域,或者由千金漾和朝天莫漾大码头坐船进入西溪。
二期工程的水路分为两级,游览主要是通过摇橹船和自划船串联起各个景点,整个过程将生动而有趣。
陆路:走路?电瓶车?随意选
整个陆路交通主要由主次入口、“Z”形电瓶车道和自由的游览步道组成。
入口:规划一共设计了一个主入口和三个次入口。
主入口位于紫金港服务区内,可以提供停车、游客服务中心、博物馆等旅游服务设施,是今后游客进入西溪湿地公园最主要的入口,可以在这里选择换乘电瓶车、电瓶船、摇橹船或者步行进入景区。
次入口分布于原花蒋路南北两端和董家水市区并对游览的区域有个初步的认识。另外规划还根据需要在董家桃湾、桑梓漾和紫金港路上设计了多个辅助出入口,从而扩大了游览可到达的区域。
电瓶车:车道是“Z”形的
电瓶车道东起紫金港服务区,到达原花蒋路后向北延伸,再转向西,沿着文二西路南侧到董家桃湾,形成了一个“Z”字形。整个车道沿途还设立多个小站点,串联二期的主要景点。
游览步道:可品味不同景色
二期范围之内考虑了不同景点之间的联系和景点内部交通组织的便捷性,分别设计了两级游览步道。一级游览步道强调电瓶车道与景点之间东西方向的联系,而二级游览步道则以各个景点之间南北向的沟通为主,让游客既可以领略曲折幽静,又可以体会开敞大气的不同环境特色。
设计高峰日容量:9000人/天
规划以面积法测算湿地公园游人的合理容量,即4527人/天。从目前的游览状况分析,湿地公园二期的游客容量存在极大的峰谷差,按照游人合理容量的2倍确定高峰日容量,即9000人/天,该指标可作为维持游览活动的最极限标准。
对于超出高峰日容量的游人,规划初步建议采取包括早期预报、劝阻分流、控制进入等各种科学手段进行限制,避免对生态造成压力和影响。 西溪湿地一期景观。记者李忠 摄(记者翁若川 王倩 丁雄英 杭州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