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在浙东海底静卧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沉船,其神秘面纱或将揭开。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昨天获悉,国家博物馆、宁波市考古研究所已在浙东海域37处沉船可疑点中确定了首批“探宝”对象,入海勘查即将展开。
绘制浙东沿海“藏宝图”
浙东的宁波是我国古代四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航线通达日本列岛、朝鲜半岛、东南亚甚至非洲。
今年起,国家博物馆将水下考古的重点区域由南海海域移至东海,宁波等浙东沿海的海底考古随之成为“重中之重”。
受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委托,今年3月至8月,宁波市考古研究所展开了水下文物特别是沉船的前期调查,走访了象山港、西沪港、石浦港,以及台州三门湾北部、舟山群岛大部分濒海乡镇。
“目前已初步确认37处沉船可疑点,并标注在地图上。”隶属宁波市考古研究所的浙东沿海水下考古调查工作队副队长傅亦民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这些沉船可疑点均有证据支撑———物证、人证、文献记载、地理环境中的1项或多项。具体说,是看有无瓷器、陶器、船板等出水实物;当地是否有代代相传的沉船故事;文献中有无沉船事件记载;是否位于古航道或出海口附近等。
3处沉船可疑点明年发掘
经过反复对比,文物专家目前已确定了象山西泽码头某处海底、象山县贤庠镇某海域、距石浦港数十海里的某岛3处为重点对象,如有进一步证据,国家博物馆将于明年组织水下“探宝高手”进行发掘。
“有多种原因可证实这3处很可能存在古沉船。”傅亦民表示,如西泽码头海底某处,渔民5年前曾打捞起几百件瓷碗,从器形、颜色等制作手法上可确认为宋元时的。此外,该地以前有暗礁,又处于古代进出宁波的主航道,“古商船在此沉没的可能性极大。”
为进一步摸清情况,本月起,国家博物馆将与宁波考古研究所合作进行水下探测探摸。首先邀请知情渔民出海,找准拟探点方位;然后以该点为中心,在周围进行声呐探测并扩大范围;一旦有所发现,就放置浮标定位,记录经纬度、参照物;最后根据探测结果潜水探摸。
巨额利润使盗捞者出现
“海底沉船、文物的发掘,可以弥补陆地考古和文献记载的不足,还原历史真实。”宁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建华称,浙东沿海考古对研究中国的造船史、对外贸易史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除了研究价值,海底文物本身也相当“金贵”———在今年5月北京的某次拍卖会上,从海底打捞的一把元末明初青花龙纹大提梁壶、一只明洪武釉里红莲口鱼藻大盘分别以671万元、792万元的价格拍出。
“不能否认,巨额利润已使海底文物盗捞者形成。”傅亦民说,他们在5个月的前期调查中未作任何宣传,“直到37个可疑沉船点确定后,才陆续接受采访。”
傅亦民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海底打捞是项“技术活”,对勘测、发掘都有特定要求———包括他在内,目前浙江仅4人有水下考古资质。
傅亦民强调,“陆上、海底的文物都归国家所有,私自勘探、发掘、打捞是违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