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临潼的“秦俑”牌奶粉、周至的“秦美”牌猕猴桃,想必西安人家喻户晓。此外,灞桥的“兆龙”牌牛肉、临潼的“临绿”牌石榴、阎良的“馥康”牌甜瓜等,也都享誉省内外,有的还远销海外。
但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西安市精品名牌农产品的发展相对还是比较滞后。 表现在数量较少,档次较低,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等方面。2005年,生产“秦俑”奶粉的陕西银桥乳业集团年销售量是同行业蒙牛乳业集团的十分之一,虽然在陕西占有绝大市场,但在外地的超市商场却乏人问津。
精品名牌意识亟待加强
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观念落后,缺乏精品名牌意识是导致西安市农产品名牌少、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很多农产品并不是没有实力,也不是没有优势”,西安市农业局质量流通处处长杨振峰说:“但受传统观念影响,西安市有相当一部分生产者和基层干部品牌意识淡薄,忽视品牌的创立”。
据了解,目前西安市仅有30多个品牌农产品。大多数农产品没有商标,在促销和宣传过程中只是一味打价格战,靠价格来取得竞争优势。还有一些地区和企业缺乏对农产品品牌形象维护和提升产品知名度的重要措施。
“注册了商标不等于农产品就有了永久的市场通行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些单位和个人为了眼前利益而自砸牌子自毁形象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该人士透露,有的企业在产品出售时以次充好,利用包装以好遮次的现象时有发生。
缺乏创建精品品牌的投资意识也很大程度上束缚了西安农产品品牌向更广更远的地方发展。西安市农业局质量流通处上官英说,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舍得在生产环节投资,舍不得在市场营销环节投入,更不愿在创建名牌上花钱。今年6月初,农民日报社和农业部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农产品品牌大会,市农业局主动与有关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进行了联系,准备推荐一批农产品品牌,让他们没有料到的是,大多数单位反应冷漠,不愿意积极参加。
生产规模小,品牌效应有限。当前,西安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仍在深化,家庭小规模生产和分散式经营仍很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品牌的建立和品牌效应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产品成本高、收益低;资金积累慢,难以进行生产创新和新技术开发;小规模的生产难以建立各自的市场营销渠道,稳定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难以扩大某一品牌对市场的影响力。
龙头企业数量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健全也是西安缺乏农产品精品品牌的另一重要原因。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农业自然人去开拓农产品市场、创立农产品品牌,存在较大的困难。杨振峰说,“一方面,农产品生产者缺乏有效的组织,产销分散形不成规模,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农产品生产者缺乏市场竞争实力。而品牌的创立靠宣传,靠培育,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就难以开展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另外,名牌产品要有较高科技含量,没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也难以从事新产品的科研与开发,这些,靠分散的农产品生产者是难以实现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生产标准化发展进程滞后也制约了西安精品名牌农产品的发展。质量安全是农产品的生命线。近年来,西安市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质量安全方面虽然进步较快,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投入少,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是农业标准化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农业生产技术规范不够完善”,杨振峰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和认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还不够高。”
产业化标准化夯实品牌发展基础
2002年,“秦俑”牌奶粉荣获中国名牌,实现了我省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其后,一批农产品名牌产品极大地带动了西安乃至我省畜牧业、果业规模的扩大和品质的提升,成为新的农业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渠道。
现今社会,品牌的创立对于拓展市场、占据市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消除西安创建农产品精品名牌的不利因素,有关专家指出,除了农产品企业自身的努力外,更多的还是要靠政府和社会给企业品牌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推进农产品商标注册是农业品牌化工作的重要环节”,杨振峰告诉记者,要增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农户等生产经营主体的商标意识,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要特别重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特色农产品的商标注册,防止商标的恶意抢注和侵权行为。”杨振峰特别强调。
积极开展名牌农产品的推荐认定,树立品牌信誉和形象同样重要。业内人士认为,名牌农产品认定是现阶段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支持做大做强名牌农产品和保护知名品牌的重要措施。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名牌农产品评选推荐。
“咱们的农产品品牌要加大营销推介力度,提高市场影响力”,一位久居西安的市民张大爷说:“咱们陕西人小富即安,比较保守,就这么大一个市场在陕西就挺好,就满足了,没有那种做大做强,做中国最好的那个雄心壮志。普遍都是这样。”也有不少市民认为,政府应对认定的名牌农产品利用各种渠道推介和宣传,扩大名牌农产品的知名度。
西安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认为,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农业品牌经营主体至为关键。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行业协会是农业品牌经营的主体和核心。培育、扶持有较强开发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的龙头企业,围绕优势产业,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更加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才能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对于有关政府部门来说,当前最主要的工作也许是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建设。一个具体的例子是,通过大力推行果园生产管理标准化,搜集各出口国苹果质量标准,建立并形成了生产和销售标准体系,结果使我省苹果的优果率由4年前的35%提高到65%,陕西果品出口也由4年前的4700万美元增加到去年的2亿美元。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品牌化的基础。目前要做的是,抓好生产基地建设,把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农场),建设科技示范场、优粮工程基地与推进农业品牌化有机结合起来。”一位专业人士指出。
品牌是企业获得长久发展和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证。西安原本可以做得更好、走得更远的农产品品牌是否可以在不远的将来,在企业创造、市场培育、政府助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实现这一点,将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本报记者 崔春华 实习生 拓 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