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的批评生态
谭旭东
文学批评近年来有所弱化,文学批评的声音在热闹中少了一份沉稳,活跃中少了一份力度。如果从外部环境来考察,确实不能完全归咎于文学批评本身,大众传媒时代文学批评的空间受到挤压,而且大众文化确实改写了人们的文学方式且影响了社会对于文学世界的接受。 但批评家的判断力和批评意识的缺失以及文学生存空间受到摧残,不能全部归罪于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批评家能否抗拒大众文化的消解力量,能否承担时代良知的角色来抵抗时代的精神困境,这是批评家自己的事情。因此,构建和谐的文学批评生态,还需要批评家做出多方面的努力。
文学批评通常坚持以“作家为中心”,批评家往往是隐匿于批评文本的身后,对作家作品的社会背景、作家的创作心理、作品的结构和文体风格等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批评家往往充当了作家作品的“读者代言人”。这种批评固然在推荐作家作品方面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但是以作家为中心的观念却大大局限了批评家的创造性才华,而且即使批评家小心翼翼地评述和论析作家的作品,不敢超越作家的创作意图,作家也不一定买批评家的账。后来文学批评家强调要坚持批评家的主体性,比如新批评家们就将批评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文体,他们许多时候并不在乎作家作品如何,而更加在乎自己的批评话语的产生。可以说,新批评家们使文学批评的理论性加强了,也使批评变成了一门艺术,但文学批评和作家作品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而且批评的社会影响或对读者的引导受到了限制。显然,文学批评走向以上两个极端都是不合理的,以作家为中心也好,以批评家为中心也好,都无疑会削弱文学的力量,都无疑会削弱文学抵达世道人心的广度和深度。
事实上,真正的文学批评应该是批评家和作家的对话。对话不是批评家和作家都丧失自己的主体性,而是在主体独立的前提下进行的对话,即互相倾听。蒂博代说过:“文学的正常状态得以建立,几乎一边是作家,一边是有道德的、有修养的、有耐心的读者。”批评家是读者的一部分,而且应该是属于有道德、有修养的,有耐心的读者,他们批评的声音应该得到作家的重视。在创作和批评之间,不同的声音总是比单一的声音好,对话要比独白好,而且对话是一种不同观点的互相碰撞,没有毫无瑕疵的作家,也没有万无一失的批评家。蒂博代甚至戏言:“如果有一位超人的批评家,能够立刻完成传世之作的选择,我们显然要把他杀掉,否则他就要杀掉文学。”此话虽然极端,但他的用意是非常明白的。
文学批评要解决“失范”问题,就要建立起文学批评的伦理尺度,恢复文学批评的公正性,而这就要求:一要坚持文学批评的审美标准,二要坚持文学批评的道德伦理。前者意味着文学批评要对文学内部的结构和形式进行分析、阐释和解读,包括批判和否定;后者意味着文学批评要和文学创作一样保持道义感,批评家要有艺术良知,要敢于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而不是趋附于流俗,趋附于文学之外的利益关系。需要强调的是,文学批评的审美标准和艺术伦理是统一的,文学批评不能只要艺术底线,而忽视批评家道德感和文学批评对社会价值和责任感的追问和坚守。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文学批评无疑是和社会道德建设有机相融的。当然,坚持文学批评的审美性也不排斥文学的文化批评,如果说文学批评更多的是从文学的内部出发,那么文学的文化批评则是从文化的外部出发,对文学的外部环境,对文学的外部生存机制进行审视,从而全面地审视文学发生与发展。坚持文学批评的审美标准和道德伦理,就是坚持文学批评的社会公正性,树立文学批评的社会公信力。
《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15日 第九版) (责任编辑:宛振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