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沂沂金陵晚报报道日前,有读者发现,在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作为全省13个省辖市主要景点的导游词汇编、各地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现场部分的主要参考教材之一”的《走遍江苏》,第22页中明确注释:“鸡鸣寺就是同泰寺”。 可是在由方志出版的《金陵佛寺大观》上,却表示“鸡鸣寺一直被误认为是同泰寺”,两种说法意思截然不同,究竟哪个是对的?记者昨日采访了南京地方志专家王涌坚和陈济民,他们都指出,鸡鸣寺不是同泰寺,所谓同泰寺其位置应在台城里面,与胭脂井毗邻而居,现在鸡鸣寺里的那口胭脂井其实是赝品。
朱元璋把“鸡笼”改成“鸡鸣”
王涌坚说,其实在很多志献中,比如清《同治上江志》,民国《首都志》里,都把鸡鸣寺误当成了同泰寺。事实上,鸡鸣寺所在的北极阁山又称鸡笼山,《舆地志》云:“鸡笼山在覆舟之西二百步,其状如鸡笼,故名。”“鸡笼山是以学馆闻名,南朝宋文帝立儒学馆于鸡笼山,南朝齐竟陵王置士林馆于此,‘集四方学士,抄五经百家为四部要略千卷’,这些都是有史料记载的。”王涌坚告诉记者,到了明洪武十四年时,朱元璋为建造国学(明国子监),选中了鸡笼山的东坡,“可是在鸡笼山上建国学,好像是把国子们放进了‘鸡笼’,又难听,又不妥,于是朱元璋便把鸡笼改名为鸡鸣,取‘晨兴勤苦’之意。”从此鸡笼山便成了鸡鸣山。那么鸡鸣寺又是何时建起的呢?鸡鸣寺原址是在西晋旧五寺院的基础上拆除破旧的庙宇,重建而起的,史料记载“洪武二十年,命崇山侯督工重创,改鸡鸣寺”。
同泰寺与鸡鸣寺相差一千年
“同泰寺是建于南朝梁大通元年的著名皇家寺院,而鸡鸣寺是在洪武二十年重新建造并改名为鸡鸣寺的,两个寺院相差一千多年呢,又怎么能说鸡鸣寺就是同泰寺呢?”南京地方志专家陈济民说,不仅年代相差久远,就在路程上,鸡鸣寺与同泰寺也相隔一里多路。陈济民告诉记者,事实上,同泰寺位于台城北门之外,“台城北门叫大通门,出了大通门有一条小路直通同泰寺,大通门就位于现在的珠江路东段北侧,在现在的花红园附近,而同泰寺就在花红园的北面一点,即现在的外国语学校南面兰园附近。”南朝四百八十寺,正是佛教兴盛时期,同泰寺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当时名气响当当。只可惜,在隋炀帝兴兵灭陈之后,便摧毁了台城,也摧毁了同泰寺。陈济民说,后人之所以会把鸡鸣寺误认为是同泰寺,皆因为清嘉庆时期,桐城派掌门人姚鼐纂修的《江宁府志》把这两个寺搞错了,“姚鼐一错,后人皆错,虽然后人里也有人指出过这个错,这些人名气都不如姚鼐大,所以没人关注。”陈济民还指出,同时被搞错的还有胭脂井,现位于鸡鸣寺内的胭脂井其实是假的,真正的胭脂井也位于台城之内、同泰寺以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