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区的延中绿地内,有一块微微起伏的大草坪。它像绿色的地毯一样,躺在林立的高楼之间,既是美丽的景观,也是城市的一块“绿肺”。
然而,一些“图方便、抄小路”的人,在绿地上踩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 有媒体报道说,这简直是在绿地上留下了一条“不文明之路”。
在禁止通行的绿地内通行,日复一日,居然还踩出了一条路,的确称得上“不文明”。但细想想,似乎也不能完全怪罪于这些人。如果只是不文明的游客和市民在草地上走走坐坐,显然不可能凭空踩出一条路来。这是许多人不约而同“造路”的结果,其实也是一种共同选择的结果。
如此“不文明”,或许只是因为草坪实在太大,要从这个角走到另一个角,经受不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考验,人们不愿绕路,因此都选择了对角线,久而久之便走出了一条路。当然,也可能有其他原因。
突然想起一个有名的故事。某个迪斯尼乐园即将落成,设计师却为乐园内的路径怎么设置而发愁,既要美观更要让游客感觉方便和舒服。设计师灵机一动,在园内撒遍草籽,待青草长出,将还没有路的乐园试开放。两三个月后,来来往往的游客就在青草中踩出了若隐若现的一些小道。设计者按照这些小道设计了园内道路,游客往来各游览点感觉很方便。
谁来决定路怎么走?这本是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掌握着设计理论、资料数据等的设计者,身负其责,自然拥有充分的权力。提出这一疑问,不是质疑这种权力,而是想说明不应忽视市民的诉求,或者说应注重群众的智慧。即使这种诉求有时会被看作“不文明”,但细想也可能有其一部分合理的缘由。
一块草坪上、一个乐园内的路是如此,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建设项目也是如此。
比如,一些城市如今正在推广国外通行的咪表,这是一种自动化的停车缴费系统,据说推广之后可大大减少管理人员。可是,从现有20多个城市均很难说成功的试用情况看,推广者恐怕未能充分考虑目前的国情和群众的接受实际。
又如某地新建的一个大型火车站,气势恢宏设备先进,最初在站内却连方便面也不能吃,因为站内的垃圾处理系统的排水管十分脆弱,经不起废物的“折腾”。后来又听说,原来是车站的法国设计师没有考虑到中国一些乘客候车时有吃方便面的习惯。幸而,车站很快根据实际进行调整,解决了“吃面难”问题。
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很多“路”,走的人多,未必一定正确,却值得我们关注和推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