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一股翻拍经典文学名著、翻拍经典影视作品的风气在电影电视界大肆流行,我们熟悉的经典佳作不断被诠释,甚至有的作品被翻拍四五次之多。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经典翻拍究竟利弊孰重?在这里,我们邀请部分导演、编剧、学者和观众,对此发表观点,以辨是非,以飨读者。
——编 者
文化传承要升华
沈好放(导演)
最近有朋友告诉我,可能《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都要重拍,问我有何想法?
我想,像《红楼梦》和《三国演义》这样的文学经典,是经得起反复重拍的。与改编“红色经典”电影作品不一样,这些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学名著,甚至可以说,仅靠一次两次的改编很难“满意”。
我曾经参加过《三国演义》和《东周列国·春秋篇》的拍摄,记得当年在筹备阶段,就如何将文学名著改编为电视剧,各种不同的观点很多。有人提议用系列式的,有人主张依人物而分章节,比如将刘备与关羽、张飞,刘备与诸葛亮,刘备与曹操、孙权的不同人物关系,分成代表若干不同阶段的章节,还有人提议按古典章回式分集,全景式概括等等。主张很多。提出这些主张的主要目的,都是围绕着如何使观众更容易接受古典文学名著来思索的。
现在看来,这些想法都对,而要实现这些想法,却需要改编和重拍。因为,每一次改编的视角不同,都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新鲜感受。
但如果没有新的创意,只是在重复过去的基础上重拍,我认为没太大必要。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编剧、导演、摄影们对影视艺术的不断深入理解,重拍一次必然会好一些,甚至好很多。可是,如果没有对古典文学名著深入的理解,而且,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那么,对广大观众来说,可能就会变得意义不大了。因为,就《三国演义》来说,据我所知,当初决定要投拍的时候,最主要的目的是“普及”古典文学名著,而且,就当初的播放情况来看,这个任务已经完成得很好了。如果要重拍,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倒应该是“深化”。
另外,改编文学名著,我反对采用“戏说”的态度,主张严肃的创作态度,主张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这是不可动摇的前提。好的剧本可以培养好的导演和好的演员,这是进入重拍前最重要的准备。所谓好的剧本,是指那些在创作上尊重古典文学作品的态度,是指通过反映过去的历史能够激发今人去思索的创作。我在参与了《东周列国·春秋篇》的改编和拍摄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想重拍,原因是那时拍摄《东周列国·春秋篇》,主要的目的是“用影视方式将五千年文明史联系起来”,起到普及历史的作用,因此采用的是历史联系、历史衔接的全景描述手法。经典应该不断地重复改编和创作,就像莎士比亚的戏剧名著一样,人们一遍遍地改编,却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收获惊喜。因为经典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是一种滋养民族文化蓬勃发展的深厚土壤,只要有阳光必然会结出果实,而所谓“阳光”,是代表这一时代的、反映当今影视观众心声的最优秀的名著改编。
消费时代的商业圈套
秦 勇(学者)
近来,新版电视剧《红楼梦》选“秀”搞得沸沸扬扬,《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里的人物翻拍也持续不断,大众似乎对新版与旧版的不同十分关注。其实,无论片子好坏,只要你关注了,你就落入了一个消费主义式的商业圈套,这个“秀”也就成功了。
进入消费时代,影视市场的利益欲求越发明显,影视事业已然转化为影视产业。在这种形势下,影视产品的经济效益成为市场生存的关键。现在我国电视剧整体上被描述为一个投资回报率极高的行业,大体上每年投资20亿左右,通过媒体播放后带来的经济效益大约200亿,但是电视剧投资者绝大多数收不到行业的平均利润,确切地说,只有不到20%的电视剧投资方是赚钱的,电视剧收视率的竞争十分激烈。在当下的市场形势下,电视剧投资方、制作者不得不学习好莱坞式的“程式化”影视配方模式,选择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影视文化经典作摹本,不断重拍、翻拍、模仿,甚至抄袭。虽然后续之作大多数有“续貂”之嫌,但是总有各种痴迷的大众追捧,总是有一定的票房或收视率的保证,因而这种程式化、重复化可以一直持续到大众对其厌倦为止。
文化产品成为经典,绝非偶然。老版电视剧《红楼梦》至今播放700多遍,保持收视率前三位,是耗尽了编演人员3年的时间和精力之后结出的硕果。新版重拍,在市场化的周期效益逼迫下,无论时间和精力都不会投入更多。重拍经典很难再成“经典”。但重拍经典是否成为“经典”对投资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片子拍成什么样子,总有无数的大众去观摩、去比较、去讨论,最终总能保证收视率,也总能保证经济效益。
其实,经典重拍在消费社会是一种无法避免的文化商业行为。消费社会所努力确立的是一套“消费”本位的价值体系。这套价值体系的一个出发点就是消解、消费一切阻碍市场消费行为的经典权威。传统社会的“经典”是不容许反复重构的。当年的8个样板戏,是不能随意更改一丝一毫的。现代消费社会迫切需要消解这种权威的束缚,只有消解了这种经典权威,才能消解传统价值体系对时下的影响。而这一切又是通过“利益”诱惑投资者,通过“文化”诱惑消费者,在自觉却又盲目的消费行为中实现的。无论现在,还是将来,还会有更多的经典翻拍,对经典翻拍既不应追捧,也不应全盘拒绝,社会大众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进行辩证的判断。
改编不能急功近利
罗怀臻(编剧)
名著的改编从来都不是轻松的,它甚至比原创作品更艰难、更艰苦,也更费工夫、更显功力,它其实是在名著基础上的再发现、再挖掘和再创造。
名著之所以称为名著,就在于它具有一般作品所不能企及的丰富内涵和恒久魅力,这种内涵与魅力是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供一代又一代人阅读、欣赏、研究、借鉴的。所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读者尽可以从中读出不同的审美与趣味来。虽然它也必然会带有形成时期与生俱来的时代和作家的特征或者局限,但这并不影响名著产生时和存在着的价值。否则,它就不是真正的名著。
我们之所以会在不同的时期,尤其会在社会转型和文化重建的时候不约而同地关注名著,重读经典,就因为它可以唤起我们新一轮的体验,可以使我们在面对现实手足无措的时候重获资源,重拾信心。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名著又是动态的,是可以供后人不断诠释和不断改编的。也正是在后来一次次的诠释和一次次的改编中,名著才显示出它超越平庸之作的持久光泽。哪怕后来的诠释是肤浅的,改编是荒谬的,但是名著还是名著,经典还是经典,它不会因为肤浅而肤浅,因为荒谬而荒谬。
成功的改编就是成功的诠释,是以今人的情感走进名著,靠近经典,以一颗敬畏与感恩的心对原著的精神内质和生命气场进行一次更深的沉潜和更新的体悟,看见前人之未看见,读出前人之未读出,同时运用时下的语言和技术,剔除原著或原作者因为时代和个人的因素所遗留下的局限,提纯过滤,发扬更新,进而诚恳地发现或发掘出原著与今日、过去与现在的相通处与共鸣点。这样的诠释才是诠释,这样的改编才是改编,它是对名著的再延伸和再创造。
很显然,这样的改编须沉静,须真诚,须投入情感和花费心力,它与时下某些受商业驱使的、急功近利的、投机取巧的所谓“名著改编”是格格不入的。浮躁的心态下最好远离名著。
炒作之风不可取
王晓红(观众)
《红楼梦》重拍且要在全国海选演员的消息发布之后,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主办方北京电视台更是每天都在发布海选的最新消息。新版《红楼梦》计划在2008年推出,之前仅仅是挑选演员,八字刚刚一撇就如此“大动干戈”,难怪有人将这项浩大的工程斥为“做秀”,“拿经典炒作”。拿经典“炒作”的事件不胜枚举。电视剧《鹿鼎记》还未开拍就爆出选角风波。
眼下炒作之风盛行,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新作品推出之前,许多人都要挖空心思制造出各种话题:打人事件、绯闻、角色摇摆不定、演员不和……千姿百态、光怪陆离,引得受众跟着操心、愤慨、甚至是伤心难过。于是,一些影视作品不再讲究峰回路转的情节、动人心弦的情感、精良精美的技术、发人深省的社会影响,而是花里胡哨,轮番炒作。一个剧组从开拍就爆出各种“花边”新闻,别的不管,先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再说,以至作家韩少功痛心地感叹:“炒作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毒瘤。”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股不良习气如今已蔓延到经典——在经典身上做文章、拿经典“炒作”以提高自身知名度,这不利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健康生长。
影视炒作会有碍文艺的良性发展,一些导演和演员容易忽略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想着走“炒作”捷径。因为炒作比起数十年如一日的苦练毕竟要轻松得多,影视圈炒作不乏成功的例子更是成为这些后来者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一些创作者也投机取巧,在经典身上随意下手,如此恶性发展,影视文化势必变得浅薄和庸俗,受众的价值观和是非观也会被混淆。
其实影视界并不缺乏德艺双馨的好演员,他们一直兢兢业业地磨练演技,以期给观众带来更好的作品,使观众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们赢得收视率的同时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尊重和喜爱。斯琴高娃联系自己的艺术经历,曾经意味深长地说,“立脚还是要靠作品说话,一夜成名只是一种偶然现象。”
作为观众,我们真心地希望演员能去除浮躁之风,踏踏实实演戏,踏踏实实做人;希望影视界能拒绝炒作,或者少些炒作,拒绝用不健康的方式亮相、成名,保持文化生活的纯净与理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