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成都城乡一体化调研组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市与乡村、工业化与城市化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是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目标。事实证明,成都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为中心城市构建了科学的发展框架和思路,有效地促进了成都现代化水平和城市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一、21世纪初成都市发展阶段演进要求实现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转型
21世纪初成都处于由工业化中期蓬勃发展的阶段。根据成都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成都市在上个世纪后半期已经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进入本世纪初,成都已经驶上工业化中期的快车道。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将工业化比作飞机起飞的过程。将工业化前期称为起飞前的准备阶段:对准跑道、加速助滑;将工业化中期称为起飞阶段:要穿越对流云层,需要面对复杂的大气流和各种天气变化,调整飞行方案,最终冲破各种气流的颠簸和对抗;将工业化后期比作飞机成功达到平流层,风平浪静,万里晴空,进入平稳飞行阶段。
工业化中期阶段是一个国家发展最快的阶段,也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快速升级、社会各阶层结构及利益全面调整的阶段,是经济社会矛盾表现得最为激烈的阶段。如果正视矛盾,根据社会发展的规律疏导各种利益群体冲突,激励进步,为弱势群体发展创造条件,则全社会将在发展中受益,各种社会矛盾将被理顺,经济社会在和谐中稳步走向更高阶段。否则,有可能导致矛盾在发展中积累,导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乃至于严重的社会冲突。南美的教训值得中国汲取。
城乡矛盾是中国最为突出的社会矛盾,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两大利益群体的协调是中国工业化中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中共中央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实现“五个统筹”的第一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领域之一。
成都市与中国大部分城市一样,也经历了以城市为核心发展的阶段。城市的发展曾经远远快于乡村。2003年,成都人均GDP2200美元,是全国人均GDP1090美元的2倍,同年成都城市化水平为57.2%,已经初步进入城市社会。但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6:1,2003年扩大到2.66:1。城乡发展的社会差距更大,乡村公共服务普遍缺乏,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乡村被边缘化。
乡村的相对落后以及二元结构刚性严重限制了成都市城市社会秩序的形成,构成成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难题。统筹城乡发展,淡化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市与乡村一体化发展既是成都城市发展的历史责任,又构成成都新世纪向更高阶段迈进的必要条件。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成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提供了有效支持
统筹城乡发展,为成都构建大都市格局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成都市在新一轮城市规划指导下,逐步形成新的城市架构,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重点镇得到有效聚集和健康发展,中心城市开始形成以现代产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结构,城市的整体竞争力不断攀升。
1.城乡一体化规划构建了成都现代化的空间格局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成都城乡一体化发展以科学的城市规划为起点,构建了成都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格局。
“十一五”期间,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将实现重大转型:将由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战略向以城市群为主要空间依托、以城市为主体、谋求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型。成德绵城市群是中国最重要的城市群之一。表1资料显示:成德绵城市群是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最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最多的城市群,人均GDP居于西部城市群前列;与中部武汉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相比,总量较低但人均GDP高于后者,说明其产业效率和公众福利相对较高。可以认为:成德绵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综合优势。成都作为城市群的龙头城市,肩负着引领整个城市群振兴与发展的重任。
正因为如此,成都将新一轮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为:把成都建设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同时,加强与重庆城市群的互补合作,逐步形成国家城市群发展格局中重要的增长极。新一轮城市规划为成都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也赋予成都市突破城乡二元结构、谋求城乡和谐发展的历史使命。
根据成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成都突破了“城乡分治”的传统规划管理体制,将乡村发展统一纳入城市规划框架。新一轮成都城市规划对成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在空间上进行了统一部署,构建了“18366”城乡规划发展体系:即由一个特大城市(含6个近郊新城)、8个中等城市、30个小城市、60个新市镇以及600个左右的中心村(农村新型社区)构成的成都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的空间格局。
新的城市规划为成都市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提高了政府管理城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城市规划的有力实施,有效防止了中心城市“摊大饼”式扩张,促进了城市化过程中产业和人口向集中发展区的有序流动,提高了城市发展的聚集效应,增强了土地的集约程度,将成都高速成长的经济社会活动纳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2.重点镇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促进了重点镇和优先发展重点镇的快速发展。依照“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的推进城乡一体化方略,2004年成都出台《关于重点镇建设的意见》,确定在2010年前重点发展30个市级重点镇,在产业聚集、财政支持等七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到2005年30个重点镇GDP达到168.8亿元,相当于所在14个郊区区(市)县GDP总值的13.5%,比2004年增长15.4%,高于同期全市13.5%的增长速度,重点镇已经成为支持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5年成都又进一步确立了13个优先发展重点镇,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建设成为经济发展快、人居环境优、辐射带动功能强、风格独特的小城市,成为产业和人口聚集发展的基地。2005年13个优先发展重点镇总人口72.85万人,其中建成区人口26.86万人,在建成区总人口中外来人口为5.6万人,占建成区总人口的20.8%。13个优先发展重点镇已经成为外来人口的重要聚居区。同年完成GDP97.89亿元,比2004年增长23%,不仅高于所在区(市)县的平均增长,也高于30个重点镇的平均增长。表2显示11个优先发展重点镇2003~2005年人口、财政收入以及农民人均收入均得到大幅度增长。
可见,“三个集中”的实施已经有效地提高成都郊区城市化过程中的聚集效应,优先发展重点镇已经成为成都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力量。
3.成都市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成都各级城市的快速有序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2005年成都市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的城市化水平比2003年提高2.7个百分点,达到59.9%。成都在城乡人口格局上已经形成城市社会的雏形。
成都城市健康发展为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有效空间,成都各级各类城市成为成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选择。2005年,农村外出务工人数达132.7万人,其中在成都本地务工人员达87.1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2/3。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服务业的繁荣,成都开始进入城市与乡村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良性循环。
4.成都城市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来,城市经济社会处于稳定持续发展之中,产业结构得到有效升级。2000年以来成都市GDP与人均GDP稳步增长,成都市GDP由2000年的1313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2371亿元,人均GDP由13020元增长到21913元。
2002~2005年成都市财政收入由182亿元增长到365.8亿元,实现3年翻一番;三次产业结构由8.6:45.5:45.9调整到7.7:42.5:49.8;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38.4:26.4:35.2调整到32.3:30.8:36.9,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优于同期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5.成都城市竞争力不断攀升
伴随着成都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都城市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由总部设在中国香港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主持的“2004(第三届)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不含港澳台)”中,成都排名第17位。
2006年6月,由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与美英等8国研究机构共同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5~2006)》中,成都位列全球第94位,在中国城市(不含港澳台)排名第11位,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位列第一。
图2显示,在中西部和东北的主要中心城市中,2005年成都的经济实力仅低于重庆而高于其他城市;2004年成都市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低于西安而高于其他城市,技术进步和创新逐步成为成都发展的动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十五”期间一直领先于其他六大区域中心城市,成都城市居民在城市发展中得到实惠。
成都在发展,成都在进步!成都城乡一体化在城市健康发展和城市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得到持续推进。
(执笔人:成都商报 徐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