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生
自2006级新生开始,南开大学本科学生公共英语的学习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脱钩,是否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与该考试成绩无关。大学英语作为一门校级公共必修课将与其他此类课程一样,由学校按照教学计划组织考试。 学校将继续组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但是否参加考试完全取决于学生自愿。
将公共英语课与四级考试脱钩,不再让英语四级成为学位的障碍,是学子们盼望的一件事。但是学位与“四级”一下子脱钩,可能会有一些滞后效应需要解决。比如,早已毕业工作,却因为英语四级没过而没有拿到学位的怎么办?是按照老政策接着考?还是按照新政策“一风吹”?还需要有关部门给出相应的政策解释。而更为直接的效应是,学子们突然有了一种“翻身得解放”的感觉,会不会对英语学习萌发一种基于惯性的排斥?从此连对公共课程的英语也提不起兴趣了?
不再与学历等毕业条件挂钩,而是将来工作中用的上就学,用不上就不学;想学,就认真去学,这就大大增加了英语考级的实用色彩。因此,一个最不难预期的现象是,随着考级英语功能的改变,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不一样了,教学者的教材、教法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由此共同引发的英语考级,会以一种不同以往的热情与理性表现出来。
而英语考级的社会化、市场化特征,也会更加淋漓尽致。
笔者一向认为,作为一项重要的技能学科,从便于量化区分的角度看,英语水平还是应该要有具体评价标准。就算取消了四六级考试,也要有其它的考试来替代。当前招聘单位对四六级依然看重,就决非用人单位心血来潮。从种种趋势来看,英语的教育与学习,不能因四六级考试的某些不科学、不理性而有所松懈,而应该坚持“方法上锐意改革,态度上更加积极”。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密切关注社会的相关变化,对考级英语的社会化、市场化更强等新特征,从政策上进行针对性调整,从而让考级英语发挥全新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