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力:借钱抢下“黄金门面”
中专时,胡建雄学的是化工专业。28岁以前,他已在商海“扑腾”数年,开过书店,倒过服装。生意做得不差,但资金积累太慢。看准建材行业“来菜”,2001年6月,胡建雄拉了个朋友,在武昌小东门租了个30多平方的小门面,贩起“炒货”从二级经销商处拿货,再高价出售。 当年底,小东门宜家广场开业,胡建雄第一时间在第一排挑了最显眼、最贵的“黄金门面”,足有100多平方米,一个月租金近2万元。昂贵的费用,令不少大品牌都望而却步,胡建雄却认为:一个新市场的兴起,必然使得周围偏远商圈逐渐衰败,且新市场规划得好,连停车位都划分得很仔细,以后肯定能做起来。借遍亲朋好友凑来20多万元钱,终于抢下了宜家的门面。靠地利,胡建雄在竞争激烈的建材市场站稳了脚跟。现在宜家的名头越来越响亮,这个“黄金门面”仍是胡建雄重要的战略要地。
毅力:不懂行,千元打的找厂家
一入行,胡建雄就将目光瞄准了洁具:“不论装修风格怎么变,马桶、浴缸是生活的必需品,况且该类产品流行变化也不那么快。”熬过开店头几个月的淡季,2002年下半年,终于进入盈利状态,但仍是卖“炒货”,经营还靠出苦力。有了好门面,没有好的发展路子,最后还是死路一条。半年后,资金充实起来,胡建雄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由分销商转型做总代理。2003年1月,他开始到北京、广州、杭州等地考察,最后一个名叫“欧路莎”的品牌锁定了他的视线:这是个休闲卫浴品牌,很适合与普通卫浴进行错位经营。“虽然做了两年分销商,却只是推销,对行业仍不了解。”听说“欧路莎”的生产厂家在上海,当年6月,他专程到上海寻找。因不知具体位置,就打的满街转,看到建材卖场就下车去问,“找了一整天,傍晚时终于问到厂家地址,光的士费就花了1000多元。”胡建雄的分销商身份,让厂商不以为然。此前,厂家已在武汉找过两个代理商,都未打开局面。最后,胡建雄花一个月时间,做了一份周详的营销计划书。他写道:经半年长期考察,才将目标锁定“欧路莎”,因为休闲卫浴在武汉还是“盲区”,可错位打开销路;自己几经周折找到厂家,态度非常诚恳;自己在此时武汉最繁盛的零售市场小东门,拥有一间销售力强劲的大店(当时建材市场100多平方米店面算中大规模);半年内,将会在汉西等建材批发中心,布局4家“欧路莎”专卖店。翻阅着这本56页厚的计划书,公司高层频频点头,胡建雄终于如愿赢得代理机会。
魄力:快速扩张,风险中求利益
走直营路线,半年开4家专卖店。牛皮吹出去了,就得兑现。2003年4月,位于武昌车辆厂一带的武威建材市场(现已转型)对外招商,一心想做总代理的胡建雄早早就抢下一个门面。9月,拿到“欧路莎”代理权后,他迅速将宜家、武威两处门面改造成专卖店。10月,汉西时代精品城招商,胡建雄又拿下180多平方的大门面。紧接着,太平洋建材市场的门面也到了手,承诺的4家专卖店门面有了着落,员工也从最初的4人增加到30多人。用抢门面的行为表达诚意,胡建雄向生产厂商谈条件:“欧路莎”的品牌在武汉没人知道,产品单价高,要打开市场,必须有厂家支持。最后,厂家同意给他一款特价产品,作为“开路先锋”。当时,市场上的淋浴房最便宜也要3500元,而厂家给胡建雄的特价品只要2500元左右,推出的第一个月就卖出60多个,“这款特价一直卖了两年多,4个门面的昂贵租金,至少有一半依靠它”。同时,胡建雄再次打出“苦力牌”:让店员免费上门量尺寸。“目标顾客大多愿意让店员上门测量,只要上过门,就不好意思不买我们的产品。”此外,“服务牌”也跟着升级。此前的服务,停留在免费送货上门、免费安装。为打品牌,胡建雄开了部热线服务电话,招了员工定期电话跟踪,还将送货车上涂上品牌标志及广告。几家大面积、装修精良的专卖店造势,又有低价产品吸引顾客,“欧路莎”很快打开市场。
毅力:坚持完成品牌“换血”
“欧路莎”虽可与大品牌错位经营,单品利润丰厚,但因面对的是高收入家庭,销售量并不大,“一定要开辟工装市场”。2003年底,打听到国产卫浴品牌“箭牌”要推出新品瓷砖,胡建雄前后5次到生产厂家去打探情况,一心想借“箭牌”品牌优势,进入瓷砖市场。一年后,新品瓷砖“维可陶”终于问世。洽谈代理时,对方提出苛刻要求:把现有的“欧路莎”专卖店,全部换成“维可陶”品牌。“那时真是左右为难,一个是运作成熟的品牌,一个是瞄准多时的新品,换不换都心疼。”胡建雄找到“欧路莎”厂家协商,对方提出同样苛刻的要求:除非把“欧路莎”专卖搬进建材超市。此后,胡建雄开始了艰苦的“换血”工作:找超市洽谈,无论多苛刻的条件都接受,大幅度特价支持超市活动、在毛利率上做出让步,“谈得我的心里直滴血”。在他的坚持下,2004年年底,“欧路莎”终于陆续进驻好美家建材超市。没有专卖店的“活广告”,就通过活动来造势。和超市举办义卖活动,找装修公司当分销商,到小区发宣传单……逐渐抢回市场。2005年“五一”黄金周,“欧路莎”7天卖了24万元。“欧路莎”搬走后,生意最好的小东门店率先“换血”,代价是惨重的:正值装修旺季,“黄金宝地”一连三个月入不敷出。此前,该店每月销售额可达10多万元。那年春节,胡建雄过得很惨淡。月底发不出工资,“感觉这个企业第二天就要死掉”。大冬天的晚上,挨家挨户地借钱,才终于渡过了难关。如今,“维可陶”已有4家专卖店,“欧路莎”也在超市当上销售明星,胡建雄庆幸自己当年没有放弃“换血”计划,“风险和利益成正比,怕风险、没毅力坚持的人,尝不到市场的胜利果实”。记者王春岚卢傲然 实习生 余巧玲 通讯员 王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