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率持续升高,医学界人士强烈呼吁社会关注
昨天下午近6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谢景华主任还在接诊,50多名患者中,超过1/3是过敏性鼻炎。面对剧增的过敏性疾病,医学人士强烈呼吁社会和政府予以关注,吸取欧美国家的教训,尽早对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进行干预。
和全国过敏性鼻炎10%-25%的患病率相比,广州的患病率高达30%,逐步逼近40%,其中非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增长显著。在广州地区首个小儿免疫性疾病专科——广州市儿童医院的小儿过敏风湿免疫专科,主任曾华松介绍说,近年接治的儿童过敏性病例,每年以20%的左右增幅递增。
过敏性鼻炎、哮喘、结膜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正在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甚至被认为已达到某种流行病的程度。其原因何在?谢景华主任介绍,过敏性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长期的、持续的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
“公害病”
哮喘等部分过敏性疾病又被称作“公害病”。据统计,由于工业废气及汽车尾气污染,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在发达地区高于发展中地区国家,城市高于乡村。氮化物、二氧化硫等化学物质和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等污染物,本身是过敏原,而且还刺激人的呼吸道,加重过敏性。
另外,室内装修中超标的甲醛等化学物质,家庭装饰增多后带来的灰尘、螨虫、霉菌,电脑显示器释放的延缓剂TPP,以及饲养宠物,都导致室内过敏原的增加。密封性很好的合金门窗,及空调的普遍使用,使室内外的空气流通不好,加剧过敏源对人体的持续刺激。
“文明病”
过敏性疾病又被看作生活方式病、“文明病”。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过敏反应科专家赖荷主任发现,城市孩子比乡村孩子较易患过敏性疾病,城市家庭中条件优越的孩子较普通家庭的孩子更易患过敏性疾病。
赖荷认为,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在生活中会受到更多“保护”,洗手用消毒液,口渴喝纯净水,活动多在空调房内,这种看似很安全的生活,反而减少了孩子们锻炼自己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乃至整个免疫系统的机会。
曾华松主任还提出,儿童饮食西化后,饮食热量较高,人体会更多地产生免疫球蛋白E,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同时,孩子摄入过敏原———鸡蛋、牛奶、海鲜等,也比过去增多;食品添加剂的增多,也会加重过敏反应的症状。(记者陈辉,实习生张斯华,通讯员徐晶、邢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