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枣红荷香。
在山东省胶南市,有着三小经济之称的家庭工厂、房东经济和庭院经济迎来了硕果累累的秋天。所谓船小好调头。依托大项目、高新技术和产业集群三大亮点,胶南市灵活机制,积极引导发展三小经济,不断提高经营性和资产性收入比重,让农民在家门口富了起来。
园区开发吹热房东经济
投资7万元建起二层小楼,年租金2.5万元,约占全家总收入的35%,珠山办东新村刘润海笑眯眯地说:有了出租房这个聚宝盆,坐在家里就能增收。
外来民工租房子,鼓了农民钱袋子。充分发挥靠近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的优势,在靠近胶南城区的村镇,像刘润海这样的房东已有7000多户,房东经济成为该市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作为胶南市四大组团之一的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3年,是胶南抢抓山东规划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和青岛挺进西海岸重大机遇,实施东接、北扩、南展城市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园区在不到3年时间完成基础设施投入7亿元,入园项目106个,总投资210亿元,过千万美元大项目20家,吸纳就业1.2万人。
为确保房东经济活而不乱,有序发展,胶南市健全了管理责任制。珠海办通过综合管理网络,对房屋出租人逐户登记,并签订治安、计生、卫生责任保证书。珠山办等一些用人单位还与房东建立了定期互访制度,根据各自职责,承担对承租人的管理义务,为社会治安增设了一道防线。
惠农政策激活庭院经济
房前屋后栽果树,小院变成摇钱树、养鸡养鸭又养猪,腰包一天天鼓……一连串顺口溜道出了胶南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的欣喜之情。
妙棋一着,满盘皆活。为打破农民创业资金瓶颈,鼓励农民在家门口致富,胶南市今年安排1000万元,对贷款时间为一年、数额10万元以下的农民创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90%,同时拿出500万元对农民进行创业、就业培训。
各镇、街道办事处也结合本身实际加大扶持力度,珠海、积米崖等办事处(区)在市财政贴息90%的基础上,再贴息10%,让农民享受无息贷款,超出市扶持基金分配指标外的贴息资金,全部由办事处自己负担。
惠农政策点燃了农民的创业激情,使小庭院产出了大效益。琅琊台度假区王家台后村民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开办渔家乐住宿和餐饮,渔家乐发展到43家,床位800多个,年收入达160万元,占村民总收入的33%。胶河经济区埠上兰村齐青梅带领37户农民在自家小院发展狐狸、貉子等特种动物养殖,并把人工授精技术无偿传授给养殖户,带动养殖户年增收23万余元。截至目前,仅胶河经济区就有4800多户搞起了庭院经济,占该区全部农户的70%,农民年可增收160余万元。
产业集群催生家庭工厂
在王台镇逄猛张村的农家小院,北屋住人,南屋安上铣床、磨床等设备,一个家庭工厂就运转起来了。据介绍,该村150户人家中,开办家庭工厂的22家,户均收入4万元以上。全村500多口人中,从事机械加工的380人,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纺机配件专业村。
逄猛张村是胶南发展家庭工厂的一个缩影。
按照城乡统筹、一体推进的要求,胶南市大力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扶持大企业将配套产业向农村转移、辐射,延伸产业链,壮大机械装备制造、食品与药物、家电电子、橡胶化工、船舶汽车、钢铁及有色金属六大产业群,带动镇村发展配套企业1500多家,近3年带动发展各类家庭工厂3000多家,创造就业岗位3.8万个。
作为传统产业,王台镇的纺织机械从手工小作坊做起,经过脱胎换骨地改造,形成了以东佳、星火集团为龙头,以海佳等企业为支撑,与众多家庭工厂紧密协作的专业化产业集群。目前,该镇拥有纺织机械及零配件生产企业2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家,带动家庭工厂860家,纺织机械专业村26个。
以泰发集团为龙头,隐珠街道办事处为其手推车生产配套的家庭工厂达300多家,吸纳农村劳动力1.3万多人,产品销往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推车生产基地和山东省十大特色产业集群。(记者宋学春 通讯员丁健)
(人民网青岛9月13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