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意大利歌剧史上具有常青藤地位的经典作品。今晚,这部歌剧将由意大利卡洛·费利切歌剧院于东方艺术中心首演,这也是该剧的全球首演。
三个版本先来扫盲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这部上海舞台上首个完整的意大利歌剧制作情况,前天晚上,东方艺术中心特邀上海音乐学院陶辛教授进行了全面讲解。 到场的观众把东艺演奏厅围了个水泄不通,记者只能踮起脚尖来才能越过前面人的肩膀看到主讲。
陶辛带来了三个不同版本的“理发师”音像资料,配以多方位点评,并着重介绍了本次全新制作的独到之处。据陶辛介绍,这部歌剧采用了意大利传统戏剧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即兴喜剧,这是16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广泛流行的一种独特的喜剧形式。演员根据“幕表”提示的剧情梗概,即兴发挥对话和独白。剧中的主要角色及其姓名、性格都是固定的,各有定型的假面、服装;演员在舞台上依靠夸张的形体动作和模拟姿态来达到戏剧化的效果。
陶辛说,舞台上大量颜色鲜艳的气球、红色的雨伞,其实未必代表特殊的意义,只是试图以此来形成整个舞台的色彩感与造型感。“况且,如果观众来观看本剧的话就会发现红色雨伞的功效———因为这部剧的后半部分下了一场雨……”陶辛笑道。
此次演出是冲着190岁高龄的“理发师”首次大“动刀”。传统的形式被颠覆,现代的形式让人瞠目。对此,饰演剧中理发师费加罗一角的意大利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加布里埃尔·维瓦尼表示:“即便在意大利,我们现在也需要用各种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步入歌剧院,比如通过组织会员活动以及像这次讲座一样的活动,并对歌剧注入新鲜元素。”
彩排让人忍不住地乐
昨晚,记者专门赶到东艺观看了彩排,轻松出彩的段落接二连三,让人看得乐在其间。
“需要找到一个生性狡猾的家伙,谁能胜任呢?———对了!那一定是著名的理发师:费!加!罗!”话音刚落,费加罗到了。这个穿着红靴绿裤,腰部活似皮球却硬要穿着细窄燕尾服的神奇理发师高唱着《快给忙人让路》,起劲地忙活起来。
按照费加罗的主意,伯爵乔装改扮后,对着月亮唱起情歌,一束幽蓝的灯光下,只有吉他声相伴,安宁的曲子优美动听。只是伯爵站在椅子上的姿态有点可笑,没成想,这时舞台后方突然一束强光掠过,女主角罗西娜竟然比伯爵更“高”明———站在梯子上高歌,让人忍俊不禁。
费加罗与伯爵又开始商议鬼主意了!这个时候,突然几个戴着口罩、穿着工装的伙计对着他们身后的黄色幕布开始涂鸦。花花绿绿的色彩被他们涂抹开来,定睛一看,竟然写着:费加罗理发店,中国顾客免费。
罗西娜没闲着,异常活泼的她会突然间从观众身旁出现,在舞台边采摘着庞大夸张的野花。
有趣的段落不胜枚举。比如,演员们坐在椅子上模仿坐在火车上颠簸的状态,夸张的姿态如哑剧表演般好玩。突然,一位旅客呕吐了,另一位递上了箱子以装入他的满是口水的呕吐袋……
对于一出歌剧来说,该剧舞美设计简单到极点,但却并不影响观众观赏,相反演员们的表演夸张有趣,使得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他们身上。导演试图带领观众回到18世纪的民间街头,扎在普通人堆里观看属于市井的“即兴喜剧”,回归“简约”“夸张”的轻松状态。
“可以说,导演叛离了剧场的表达方式,部分地回归了民间,但同时加入了一些当代的情趣。”陶辛说,“现在,歌剧已经成为导演的艺术,因为在音乐上不能做太多改动,只有看导演如何处理,有没有更新手法来吸引观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