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父母
网上发帖找全托家庭
“我女儿今年4岁,就读瑞虹一期幼儿园。想找一家全托家庭(周一到周五),要求喜欢小孩子,每日负责饮食起居及学校接送。”日前,石小姐在网上发布了一则“为女儿找全托家庭”的帖子。 通过网上留下的电话,笔者与石小姐取得了联系。
“我和先生工作都太忙,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石小姐告诉笔者,她和先生都从事外贸工作,平时工作太忙,并且经常出差。“我们经常连出差的时间都撞在一起。”石小姐说,照顾孩子虽然是父母不可推脱的责任,但繁重的工作让他们都身不由己,只能感叹“分身乏术”。
石小姐说,小孩出生后的“全托”尝试,让她觉得能弥补孩子成长中缺乏的家庭温暖。“在女儿35天的时候,我就将她交给了一个亲戚。”石小姐告诉笔者,女儿今年已经4岁,在出生一个多月后,她就将其托付给一个亲戚家照料,一直到这家亲戚出国,持续了2年多。
但是,石小姐也很无奈:女儿回来时,已经和寄托家庭有了很深的感情,很多事情都想第一时间告诉给对方,而不是自己的父母。“我后来辞职做了全职太太,照顾了女儿1年多的时间。”石小姐告诉笔者,现在重新让女儿离开自己的怀抱,完全是源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石小姐表示,他们曾经想过将孩子托付给双方的父母,但害怕老人对孩子过于溺爱,不利于女儿成长。而对于“全托”制的幼儿园,她害怕缺乏家庭的温暖,孩子会因此与父母关系淡薄,并对父母的“抛弃”心生怨恨。同时,她还担心幼儿园的保育员一个人要照顾至少10个孩子,不可能形成家庭中一对一的悉心照顾,而幼儿园中的各项守则和规定,让孩子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反而会对其自由发展造成约束。
面对“将孩子交付给网上寻找到的陌生人是否放心”的问题,石小姐表示,网上发帖只是一种寻找的途径,因为实在忙得没空去托熟人或亲戚寻找,只能充分利用网络。“肯定是要上门看过对方的家庭情况,才会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他们。”石小姐也表示,她身边很多朋友也都是通过这种方式,选择了“家庭全托”。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像石小姐这样选择为孩子寻找全托家庭的年轻白领父母不在少数。他们的出发点也大都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第二家庭”。“只是想让孩子觉得他能回‘家’。”从外地来沪工作的方小姐为自己还不满3岁的小儿子选择了一户退休职工家庭全托,“两个老人对孩子都特别照顾,就像是自己的小孙子”。对于安全问题,方小姐称一开始也不大放心,但亲自上门与老人面谈后,觉得对这个“家”还是很放心的。
全托家庭
张贴广告“毛遂自荐”
有了想全托孩子的家庭,自然也有了想要接受孩子全托的家庭。笔者昨天在一些育儿论坛上,发现了多则愿意提供全托家庭服务的小广告。
“有需要找人照顾宝宝的妈妈吗?”家住上海财经大学附近的张阿姨在网上“毛遂自荐”,发帖表示愿意代人照顾宝宝。她告诉笔者,今年50多岁的她曾在单位食堂工作过,烹饪的好手艺能够为宝宝调配出健康的饮食。“之前的一个孩子,从1岁一直带到上幼儿园,长得可健康了。”张阿姨不无自豪地表示,她家一室一厅的房子虽然不够宽敞,但白天家人去上班,只有自己在家,能够更专心地照顾宝宝。
“有个小囡在身边一点都不孤独。”对于当全托家庭的原因,张阿姨表示说,她很喜欢小孩,同时收取的费用也能贴补家用。而在具体收费上,她表示,周一到周五全托,每月收费1200元。
而家住普陀区的丁女士更是利用自家的大房子办起了“家庭式全托班”。她表示,凭自己一人之力能够同时照顾5个左右的孩子,但在年龄上希望是5岁以上,最好是上了小学的孩子。“我想营造的是一个家庭式学校。”丁女士告诉笔者,自己的全托家庭不只是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完善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不会因为缺少监督而疏于学业。她表示,除为孩子辅导学校课程外,还会另外开设作文辅导和钢琴辅导课。
“将孩子托付给陌生人怎能放心,即便找全托家庭也一定要是自己的亲戚或是朋友介绍的。”对于石小姐网上发帖征全托家庭的做法,网友徐小姐表示,“全托”虽然是很多白领父母的无奈之举,但是将孩子托付给陌生人始终难以真正放心。网友“小木”认为,“‘知子莫若父’,即便人家能视如己出,但孩子在心理健康上还是需要体察入微的关心”。
网友“沧海一粟”也表示说,“应征者的家庭背景、个人品性都是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完全了解的,而如果有骗子通过制造温馨家庭的假象骗走孩子,那父母一定后悔莫及”。
而网名为“绿色大草原”的网友则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给孩子提供一个家庭的环境尤其重要,全托在幼儿园,无论生活上还是心理上,孩子都会很不适应,并会相应产生很多毛病和麻烦。他表示,幼儿园毕竟是集体生活,到了晚上,孩子需要在家人的面前撒撒娇,同时展示自己的才能,家庭是他们展示的最好舞台,同时也能让孩子释放自己被关闭的心情。虽然强调“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但“绿色大草原”最后仍然强调,所谓家庭还是应该由父母组成。
更多的网友则是表达了对于托付过程中孩子可能遭遇意外的担忧。
幼儿园
全托家庭无法替代父母角色
对于有些父母提出的幼儿园无法提供家庭温暖的问题,上海市市立幼儿园副园长陆海瑾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这是父母对幼儿园了解片面所致。
“全托家庭中所谓的‘家庭’是要打上引号的。”陆海瑾表示,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应由父母共同组成。而全托家庭中的看管人只是承担一种任务,提供的只是最为基础的照顾,在心理和情感上无法取代父母的责任和地位。同时,她认为,家长将孩子托付给陌生人,是一种草率的行为,“在不了解对方家庭的情况下,孩子充当的则是一种‘试菜’的角色”。
“幼儿园是正规的教育机构,而幼师也具有专业的教育理念,这也是全托家庭看管人无法企及的。”
陆海瑾告诉笔者,全托幼儿园的老师接受过正规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习,除了对孩子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之外,还是心理学家,能够知道孩子的心理,知道他们需要些什么,有些什么变化。同时想方设法地为孩子进行情感上的补偿,“同时他们能够让自己的教育理念转化成一种角色意识,让孩子感受来自于集体的温暖”。
专家说法
父母再忙也应保持与孩子交流
“弥补家庭温暖的同时,也会造成孩子感情的偏移。”上海市儿童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梅仲孙表示说,亲情在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中是重中之重,幼儿在这一年龄段首先需要的是一种情感的归属地,他们很容易对照顾自己的人产生一种依恋的情感,从而造成感情偏离,反倒对父母的感情淡薄疏远。他同时强调,全托家庭中的受托者大多为退休的老人,其年龄上形成的隔代代沟,决定了他们在与孩子的交流以及对孩子的抚育水平上都能力有限。为此,梅仲孙建议说,年轻的父母即便再忙,也应利用晚上时间保持与孩子1-2个小时的交流。
律师提醒
全托需签署协议必要时作证据
对于全托家庭对孩子发生意外的责任等问题,上海君悦律师事务所的贾草律师表示,父母将孩子托付给看管人并且支付了费用,双方之间就存在有一种雇佣关系,孩子在托管过程中有任何意外,都应由看管人负责,“这和花钱请保姆的性质一样”。贾草同时建议,从真正安全的角度考虑,父母最好选择有资质的机构,或是在托管之前,签订一份协议,或是保留付费的证据,“这些都能成为必要时候举证的证据”。
作者: 周夏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