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藏族群众见识科技的神奇力量
“山东有寿光,西藏有白朗”。日喀则东南40余公里的白朗县,如今是西藏的蔬菜基地,山东济南派来的蔬菜专家任传猛,眼下就工作在这里。
任传猛去年刚来到白朗的时候,高原空气中含氧量很低,只有东部平原的40%左右,他头痛、胸闷、浑身不适。 夜里醒了,他开始想家,想念家里的父母妻儿。
想家归想家,他进藏后第二天就开始工作了。他说,“咱不怕高原反应,就怕搞不成,给山东人丢人。”
进藏前任传猛在山东济南市农业局工作。山东是蔬菜种植大省,东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正是西藏所急需的。作为高级农艺师,任传猛担负起专家指导的任务。
任传猛给白朗带来了一件礼物——几十本农业科技书籍。由于行李超重,在机场被罚了几百元钱,但他觉得很值,因为当地藏民对科技知识的需要超过他的想象。
此前藏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灭蛾灯。一盏光照灯就可以杀死50亩土地范围内的蛾类害虫,在他们看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任传猛等东部专家让他们开始见识到科技的神奇力量,并逐步改变了自己的意识和生活。
世世代代的传习,使当地藏民习惯了年复一年种植青稞。任传猛推广蔬菜种植初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他和从东部来的农民技术员一起,从思想开通的藏民开始,家家户户做工作,推广示范大棚种植白菜。
从种植到采摘,3个月的时间,每个棚就赚了3000元。看到科学种菜收入比种青稞高很多,其他藏民的热情上来了。今年6月份,白朗一下子又建了近400个棚,全县大棚总数已经接近3000个。
突破“三辣”种植技术
在任传猛指导下大棚种植的大葱长到1.7米,直径足有6厘米。“比我还高”,说到情浓处,他站起来兴奋地用手摸着自己的头顶比画着。他指导种植的大蒜,第一次在西藏高原环境下实现了抽薹。由于生长周期长,光照要求多,蒜一般超过半年才分瓣。“在江孜要用一年,我们只要4个月,”任传猛接着说,“节省下来的时间,我们可以多种几茬黄瓜和西红柿。”
葱蒜种植的成功让任传猛非常得意。西藏原来有“三瓜”,即西瓜、黄瓜、香瓜,已经形成规模种植,技术趋于成熟;现在要发展种植“三辣”,即葱、姜、蒜,任传猛率先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
“雪域高原,一片净土”,这是任传猛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地病虫害少,污染少,好多蔬菜都是绿色食品,青稞等甚至能够达到有机食品标准。除了种植技术的研究和传授,任传猛一直致力于当地无公害绿色食品的认证和培训工作。他把对这片净土的热爱和自己的工作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工作就是最好的消遣
“西藏缺人才”,在任传猛看来,西藏的发展离不开东部科技和人才的支持。
抛妻别子来到高原,任传猛也有孤独的时候,他特别害怕周六周日不上班。这里基本没有娱乐设施,他喜欢读书,但高原缺氧,时间长了头痛,所以“工作就是最好的消遣”。
但这些并没有让他觉得多难,相反他开始深爱这片“神圣的雪域高原”。作为人生的“一种经历,一种体验”,他说工作上“能多使点劲就使”,因为“睡觉是一年,干事也是一年”。
一年的援藏时间实在有些短,但他实现了全西藏自治区好多个第一:完成了第一个绿色农产品认证,建设了第一个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筹办了第一个无公害蔬菜检测室,第一个介绍了农业部刚刚推广的配方施肥……
任传猛的努力也换来了当地藏民的真心相待和由衷尊敬。几乎每次到大棚去指导技术,他都会被人们团团围住。藏民们有的招呼着切开西瓜,有的马上采摘新鲜蔬菜。面对热情的人们,任传猛只好吃一块西瓜,然后留下钱拿菜走人。次数多了,屋子里富余的蔬菜越积越多。
从卖菜开始的转变
上世纪90年代,白朗好多地方还是以物易物,藏民需要什么东西,抱着青稞就去商店交换。现在他们也和内地人一样懂得现金的重要性,有了明显的商品意识。藏民开始背菜卖菜了,知道统一抬价和互相竞争了,有的挎背篓挨个饭店去推销了……任传猛看在眼里,非常高兴:“白朗有人酝酿把菜卖到阿里去,今年年底就可以付诸行动了。”
任传猛的理想就是在西藏推广统一的农业技术,统一的产品标准,统一的种植布局。受视野的局限,一些藏民还没有理解他推广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和达标的苦心。找到了致富门径的他们很满足,认为种植蔬菜能够卖出去换钱就行了,达不达标无所谓。
而任传猛的眼光更为长远。虽然白朗蔬菜已经进入拉萨和江孜等地,但西藏市场的需求量毕竟有限。亚东口岸开通后,利用和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接壤的地缘优势,“白朗的菜完全可以出口”。要出口就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虽然当地种植条件非常适合绿色环保要求,但当地藏民“刚开始还不明白”。任传猛说。不过他知道,如同种菜和卖菜所走出的第一步那样,一旦观念之闸打开,他们就会不断创造出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