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本报频繁接到旅客投诉,称火车北站公用电话收费混乱,侵犯了大家的合法权益。为此,记者专门暗访取证,并将所得情况告知相关部门。然而昨日下午,当记者和执法者来到乱收费公话超市时,却遭遇了令人尴尬的一幕……
投诉打个长途收费贵两倍还多
“明明就是3角1分钟,店方竟收我1元!”近日,来自重庆的王女士打进本报热线投诉,称自己在火车北站打长途电话,店方要价比正常价格整整贵了两倍还多。 无独有偶,简阳的李先生也称,他在北站联系朋友来接他,考虑到自己的外地手机要收漫游费,便特地找了一家公用电话,没想到才说了两句话竟被收了3元。投诉者表示,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窗口,公话宰客会影响成都的整体形象,并呼吁相关部门整治公话乱收费现象。
暗访
记者追问3块3变6角
11日下午,记者来到火车北站西厅,现场体验了一番公话收费。
西厅左侧靠墙处,有10台公用电话。记者发现,10台电话中有5台的时间显示屏不是被纸密封就是被人为破坏,另外4台则根本没有时间显示屏,仅有一台电话能够显示通话时间。
随后,记者在此拨打了一个市内电话,记者所带秒表显示,通话时间为3分钟。付钱时,一个中年男人报价2.7元,记者当即质疑老板收费太贵。“没错,市话5毛(一分钟)。”中年男子还称,记者足足打了5分多钟。
记者来到另一家公用电话超市,往洪河镇拨打了一个电话,时间为两分钟,付费时,一穿着黑色套装的女子要价3.3元。记者强调自己打的是市话,女子称要收区间费。随后,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女子似乎有所察觉,称记错了,改口要了6角钱。
记者走访了十多家电话超市发现,这些电话超市均未明码标价,要价都是老板说了算。采访中,记者只在其中一家超市的饮水机后发现一张电信的宣传单上面写着:“拨打本地手机每分钟3角,拨打本地程控电话前3分钟4角,以后每分钟2角。国内长话每分钟3角。”
尴尬
执法撑腰消费者放弃维权
昨日下午4时,记者将暗访取证材料带到火车北站整规办,向相关负责人反映了公话乱收费一事。整规办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了站前工商所和物价科,一同到现场联合执法。
在现场,来自攀枝花的张师傅刚好拨打了一都江堰的电话,“1分钟都不到,他收了我一元!”张师傅称,自己是外地人,没有看到醒目的价目表,也不清楚这里的电话收费。看到记者采访,才明白自己被多收了7角。物价科调研员雷文忠遂要求张师傅一同找到老板,讨回被多收的7角。“算了,算了,几角而已。”张师傅连连摆手,称不想为了一点小钱惹麻烦。
来自眉山的李师傅也遭遇了和张师傅的类似情况,但他也表示,不愿找老板理论。“给你们反映就是了。”尽管超市离两位师傅不到5米,但两人都放弃讨回多收的钱。
对此雷文忠称,平时他们经常接到市民投诉公话乱收费情况,但市民往往打完电话就走了,并不愿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取证。
据介绍,北站地区现有公用电话639部,公话经营户165户,分属电信、铁通等5家营运商。经营户中,仅有27户在工商部门办理了相关登记。在这样的现状下,“市民的态度使管理部门取证更是难上加难。
措施
鼓励规模经营诚信经营
为了规范北站地区市场经营秩序和行为,北站管理一处相关工作人员李兆群称,站前工商所、物价科等相关部门已经对旅客频繁投诉的公用电话收费问题进行了调查摸底。为此,北站办将出面和电信营运商主管部门省通信管理局协调,达成相关协议:将由省通信管理局授权北站办相关部门对公用电话进行管理;各电信营运商原则上在北站地区不再新批公用电话;按照“鼓励规模经营”的原则,逐步取消小型公话超市和零星公话的审批。此外,北站办还将根据地区实际,出台“北站地区公话管理”相关规定,并对现有公用电话经营户推行“服务承诺制度”,向社会公开承诺“诚信经营”。
见习记者舒张惠摄影报道
您的“脾气”哪去了
街头被车撞了,你肯定会找人敷汤药;买了个假货,你可能会找商店讨个说法;被人坑了几百上千元,你也可能咽不下这口气。但如果这损失只是几角几元呢?你是不是就没脾气了?
这不,明明被公话多收了费,仅仅5米远的距离,但消费者却不愿去讨这个公道,从而让执法者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但我们仔细想想:公话乱收费,给消费者造成的真的是几毛钱的损失吗?消费者要讨回的权益,难道真的就是这几毛钱吗?千里之堤,溃于蝼蚁,这一点点的乱收费,削减了经营者法律意识,助长了其违法意识的嚣张;这一点点的乱收费,破坏的是法规的尊严,搞坏的是市场的公平有序!
龙应台的一句“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带给人的思索是深沉的。也许,当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都有“脾气”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当“上帝”的感觉。晓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