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消除贫困,保护遗产,促进发展”,“乡村旅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围绕这一主题,9月5日至6日在贵阳举办的2006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来自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及各国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的官员,海内外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旅游企业的专家、学者们汇聚一堂,畅所欲言。 此次乡村旅游国际论坛是我省首次以政府名义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国家旅游局合作举办的国际论坛,也是我省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格层次最高、国外来宾最多的一次旅游盛会。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新西兰以及香港、澳门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旅行商、投资商等逾200人出席。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发来贺信;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省政府代省长林树森、世界银行代表盖博生等出席论坛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论坛通过了凝聚全体专家、学者和代表智慧、愿望的《贵阳宣言》。
“贵州的确是我们相聚的完美地点。贵州如今已走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前列,足以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授相关经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在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说。
9月1日至4日,参加2006乡村旅游国际论坛的100余名与会代表在我省实地考察了我省黔南、黔东南、贵阳市部分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建设情况以及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和模式,并参观了“两赛一会”旅游商品展览。
4天的考察时间虽短,但在贵州美丽、神秘的乡村间穿行,一路的欢乐之旅让与会者感受到了贵州多元的民族文化。对他们而言,贵州的魅力难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贵州在他们眼中就是珍贵的宝贝,深深地吸引这些世界旅游业专家们职业的目光。“贵州人民拥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瑰宝,这将为贵州的旅游开发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此次贵州之行,揭开了贵州在这些国内外旅游专家眼中神秘的面纱,贵州的多彩与瑰丽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这是一个极具前景正待开发的市场。
“原来没有棉花,后来捡到一颗种子,就种出了棉花,棉花织出了衣服……”9月3日下午,在三都水族水各村,当地一群孩子用水族语言唱的叙事歌———《棉花歌》吸引了外国客人,他们跟着节奏,围着歌唱的孩子们打起了拍子。美国访问学者艾比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对于国外游客来说,体验式的旅游形式比观光旅游更具吸引力,这些村寨在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传统民族文化的保存,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水各村村民的工艺品展示上,当地妇女手工现场制作马尾绣让美国帮助手工工匠产品开发和销售规划部部长简·格里菲斯赞不绝口,她一下子看中了23岁水族姑娘石茂秋制作的一块马尾绣,简十分想买下来,但石茂秋通过翻译告诉简,这块马尾绣是自己绣了一个多月准备送给母亲的,有特殊意义,出多少钱都不会卖,希望她挑选其他的。简被这个朴素的水族姑娘对自己母亲质朴而深沉的爱深深感动了。她告诉记者,质朴和本真是乡村旅游中最能给人的感动和体验,是乡村旅游中最为珍贵的宝贝。
此次论坛共收到学术论文29篇,其中20位中外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做了深入浅出的精彩发言。专家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详细地探讨论证了乡村旅游在消除贫困、保护遗产、促进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有的则从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的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市场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储备。
专家、学者们高度关注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思路可以借鉴,却不能照搬,不同的地方都应该探索和形成一套适合自身条件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地区代表徐京在会上作了《乡村旅游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的演讲,他指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业也应该是乡村地区和当地社区发展的积极有效的途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蒂姆·巴特莱特说,贵州的旅游商品,尤其是民族手工艺品非常杰出、优秀,以民族特色为基础的商品对游客会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扩大旅游商品市场,淡化旅游的淡旺季,使贵州的旅游商品大规模走入国内、国际市场。美国帮助手工工匠协会会长戴维得·欧克纳在题为《保护和复兴文化传统》中指出,成功的手工艺人是一笔重要的资产,手工艺人以其高超的技巧,对历史遗迹进行保持原真性的修复,以一种自然的方式保存了传统和文化。通过工艺品的销售,让游客购买手工艺品,能够帮助恢复手工技艺和各种传统。
贵州省旅游局局长杨胜明就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作了题为《乡村旅游———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之路》的发言。她说,20多年来,贵州旅游一直在探寻着一条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实现富民强省之路。贵州乡村旅游要发展必须走一条特色之路,首先要编制规划、制定标准,创新模式,不断探索乡村旅游的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规律。她说,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任务是“消除贫困,保护遗产,促进发展”。地球村村长廖晓义表示,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特别是一些民族村寨发展乡村旅游,不能只注重表演,要在体验生活上下功夫,让客人真正融入乡村生活,体验村民的喜怒哀乐;同时,乡村旅游不能只图做得热闹,要遵循回归自然的原则,保持原始村寨的宁静,让游客能在村寨里真正享受宁静、回归自然。
2006乡村旅游国际论坛已经圆满拉下帷幕,正如副省长刘鸿庥在闭幕词中所说:这是一次推动世界乡村旅游发展的国际性学术盛会,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的一次近距离接触和彼此交流借鉴乡村旅游发展成果、分享彼此成功经验的难得机遇,是加强乡村旅游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里程碑和新起点。 作者:张齐孙晓蓉芦晓娟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