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池本来清澈的湖水,被排污沟里的污水弄得乌黑不堪、臭气熏天。污水顺着水沟流进了大石板水库,最终流向贵阳市的母亲河———南明河。居民顺沟而上,发现源头有三家塑料厂。
记者向南明区环保局通报了调查情况,环保局部门表示,这些工厂没有任何手续,曾受到环保部门查过,要真正取缔得由多个部门联合行动。工人正在整理塑料垃圾逃避检查紧锁大门
居民纳闷何处污水污染南明河
近日,住小河洛解小区的居民发现:他们原来河水干净、空气清新的地方,最近几天来,河水突然发黑,水塘里的鱼不断死亡,空气也变臭了。
昨日,几位居民相约沿河流而上,发现源头有三家塑料厂,这些污水从这里流出,弄脏了这条河,记者闻讯,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记者在小河洛解小区见到,这里三面环山,山上树林郁郁葱葱,从两山之间一条河流冲刷成一个类似湿地的湖,湖中长着青草,面积大约有上万平方米。记者接近青草湖,空气中可以闻到一阵轻微的臭味,湖水稍微有些发黑。一位居民对记者说,这里原来的水清澈透底,连鱼都能够见到,以前有上百对白鹭在这里嬉戏栖息,附近的居民也经常到这里来走走。而最近几天,水开始发黑、发臭。据他们说,去年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有居民顺着流水往上寻找根源,他们发现有个塑料厂,流出一股黑黑的污水,举报环保部门后,就干净了近一年的时间,最近几天又出现了污水污染。记者在居民们的陪同下往上游寻找,绕过这片草湖,是一个大大的水塘,这个水塘的水比最大的青草湖颜色稍深,臭味稍浓。顺着山谷,相隔不远就有一个水塘。越往上走,水的颜色越来越黑,臭味也越来越浓。在这些水塘旁边,基本都有人家居住,这些住户告诉记者,原来这里的水很干净,水塘里养着鱼,这些鱼最近死了许多。大约在走过3公里、穿过六七个水塘后,水的颜色接近黑色,刺鼻的臭味让人难受。一条小沟里全是各种颜色的塑料袋等东西,再往上行走,一个涵洞穿过株六复线,记者翻过铁路,见到一股乌黑的水正不停地在几栋临时搭建建筑物旁边的水泥沟中流淌。
当地村民说,“以前水清得很,几个水库都养有渔,每到周末,城里的市民还到这里钓鱼休闲,10多天前发生水被污染,由于水太臭,村民们只得绕道行走,鱼也死了不少。”据居民介绍,这里的水最终流到南明河,往上走是南明区后巢乡官田村,这里正好是小河区与南明区分界线。
记者暗访塑料工厂藏身山谷
居民与记者走进官田村,发现这个山谷里大约有10栋房屋,是3家塑料工厂。这个偏僻的地方,没有当地居民的指引,很难以找到。
记者走进一家塑料厂,院子里堆积着大量的塑料废品,几个工人正在工作,有建筑上用过的安全网、有废旧的塑料袋,废旧的塑料瓶,凡是塑料制成的废旧东西基本都有,甚至还有妇女使用的卫生巾、医院使用过的药瓶之类的塑料制品,现场发出恶臭。
一些女工收拾着这些旧塑料,而一些男工则忙着体力、技术活。工厂水沟流淌着乌黑色夹着灰黄色的污水。记者发现这个厂里没有污水处理设施,询问工人,他们则反问记者污水处理是什么意思?工人们称,老板不在厂里,他们都是新来才几天,什么都不知道。至于工商营业执照、排污许可、环保手续等方面的问题也一概不知。
当记者走出该厂,发现另外两个加工厂已是大门关闭,无论记者怎样敲也不肯开门。记者从门缝看到,一个加工厂的工人正清理从各处收来的废旧塑料,现场同样是让人呕吐的恶臭。一中年男子告诉记者,他们在这里打工,三家都是加工塑料、生产塑料颗粒的。他们只负责将收集起来的各种塑料用粉碎机打成粉末,然后再加工成塑料颗粒卖到其他地方。
一位赶来的自称是负责生产的陈姓男子说,老板不在,去年被环保部门关门了一段时间,是最近才又开始生产的,生产的是塑料用品,“我们只是把这些原来的原材料生产完。我们利用废旧塑料生产,是件好事,要不然贵阳到处是白色污染。”他说。至于是否有工商营业执照、排污许可、环保等方面的手续,他称在老板那里。随后锁上工厂大门,匆匆而去。
环保检查三工厂“铁将军”把门
在现场,记者与南明区环保局局长孙建平取得联系,并向该局通报了此情况。该局负责人表示,他们立即前去检查。
南明区环保局副局长胡波带着执法队员达到该地时,发现三工厂大门被锁,工人们已经离开。
据南明区环保局副局长胡波介绍,去年曾经接到过举报,当时环保部门就来这里查过,这三家塑料厂有回收废旧塑料的工商证照,但是没有废旧塑料生产手续,应该属于超范围生产;这些工厂没有任何环保手续,没有任何环保设施。这三家工厂没有任何处理设施,也没有使用清洁能源,应予以取缔。但他也无奈地告诉记者,环保部门没有强行关门的执法权,不能直接让工厂关门或者取缔。鉴于无生产工商执照,他们将把信息传递给工商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对这些厂坚决取缔,目前南明区已将这里纳入铁路沿线整治范围。他表示,该局公布投诉电话5564797,欢迎市民向该局投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