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凯:第一个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武汉大学)
张胜凯,男,1977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东明县。1994-1998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工程专业学习并获学士学位。1998-2001年,在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工作。 2001年-2003年,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读硕士研究生,并于2003年提前攻读博士至今。2002/2003年,参加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深入南极内陆500多公里的格罗夫山区进行科学考察。2004/2005年,参加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前往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A区域进行科学考察。曾参加《我国南极考察地区基础测绘》、《南极地理信息获取及其动态过程研究》、《3S技术集成在极地冰貌环境与地壳动态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和《北极卫星跟踪站和动态空间信息系统的建立》等极地测绘重点项目,其中《3S技术集成在极地冰貌环境与地壳动态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获2004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9月,赴乌克兰参加第五次国际南极大地测量研讨会(AGS’03),并宣读论文《TheEstablishmentof GPS Control Network and Data Analysis inGroveMountains》。2004年5月,参加在武汉召开的第三次东南极国际GIS研讨会(AntGIS04)。2005年10月,参加在上海举办2005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CSPS2005)。2005年10月,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中英极地科学研讨会(CHINA-UKPartnershipin Polar Science)。
2002/2003年,参加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闯入被称为“生命禁区”的格罗夫山区,在我国,也是世界上首次在南极格罗夫山区进行大范围的遥感测图。在海拔2000多米的冰盖上,冒着零下30多度的酷寒和冰裂隙随时崩塌的危险,成功埋设了8个永久性中国测绘标志,测定了8个GPS大地测量控制点,绘制范围达8000平方公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在该地区布设控制点最多、控制范围最广的国家,在国际上首次测绘出格罗夫山区的地图,为我国在南极格罗夫山区进行地质、陨石及冰川学等多学科考察提供准确的空间信息基础,对于维护我国在南极的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4/2005年,参加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前往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A区域进行科学考察,主要负责测定南极冰盖最高点、内陆冰盖队的导航、测绘南极冰盖最高区域地形图及冰川动力学监测等任务。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寻找并确定DomeA的最高点,为我国在DomeA区域开展多学科综合考察及建立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做前期调研。
DomeA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国际上迄今还没有从地面进入DomeA开展过系统科学考察活动,是南极科学考察和研究的空白地区和制高点。由于独特的高原地形特征,冰层水平流动最小,动力过程最为简单,是冰盖动力学观测研究最理想的区域。DomeA区域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冰层中储存着具有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信息和大气本底环境信息,是南极冰盖最理想的深冰芯钻取地点。DomeA地区是南极冷源的中心区,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最有可能出现在DomeA地区。DomeA冰盖覆盖的甘伯采夫山脉最有可能是南极大陆板块运动和地壳形变的记录载体,对研究南极大陆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DomeA地区的高海拔、低风速和干燥、低温、少地震的特点,使之成为日地关系和天文学观测的理想之地。因此,DomeA是国际公认的南极内陆冰盖最后一个最为理想的科学考察区域。
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向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正式提出DomeA科学考察计划,并于1996/1997年,1997/1998年,1998/1999年,2001/2002年4次向DomeA冲击,最远行程1100公里,为最后冲顶DomeA奠定了基础。2004年,我国终于完成了冲顶DomeA的各项准备工作,于第21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中设立13人组成的内陆冰盖队,向DomeA顶点发起最后冲击,张胜凯成为冰盖队13人之一,承担测定DomeA最高点的任务。
2004年8月,从参加内陆冰盖队的天山集训时起,张胜凯就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为测绘DomeA地区的地形图并确定其最高点,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国家GPS卫星工程中心和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组织专家教授进行方案论证,最终确定采用实时动态差分GPS技术并结合传统测量技术。之后,张胜凯就开始了双频高精度GPS接收机、GPS导航仪和全站仪等仪器的实验工作,进行数据处理试算,并准备了多套数据处理方案,从专业技术方面做好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另外,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内,张胜凯每晚要按时进行长跑训练,为赴南极进行体能方面的准备。
2004年10月25日,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出发。雪龙船出发后,在航渡期间,张胜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船上的各项规章制度,尽力克服晕船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积极参加船上公务劳动和各项活动。在靠港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和当地的法律法规。
在到达中山站临近海域,雪龙船破冰艰难,不能前行时,张胜凯与张永亮乘一辆雪地摩托车连夜前往中山站方向探路,冒着掉进潮汐缝的危险,在崎岖不平的雪丘中,雪地摩托车不知翻车多少次,也不知摔了多少交,终于为接下来的海冰卸货探明了道路。在中山站海冰卸货期间,更是任劳任怨,不分昼夜,连续奋战,曾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为做进军DomeA做好准备。
在内陆冰盖队从中山站出发后,张胜凯白天要利用GPS导航仪进行导航,引导车队前进。在中午修整时,他协助机械师为雪地车加油。晚上宿营后,他同队友一起对雪地车除冰,为雪地车加油,从发电仓扯电线至各个车头和车厢,挖雪化水做饭,搭建临时厕所,等完成队里的各项公务工作以后,他还要进行高精度GPS观测,以监测东南极的冰盖运动,然后整理当天的资料,处理数据,经常要工作到夜里2、3点钟,往往是队里最后一个睡觉。
在严寒、高原环境下奔波,对科考队员们的身体和意志都是一种严峻考验。平时,队员们宿营时,睡在成员舱内。但由于缺氧严重,大家都感觉喘不过气来。张胜凯睡在上铺,更是觉得难受。没办法,他只好睡到成员舱的地板上。在离开中山站约1200公里时,科考队员们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当时,张胜凯的血压舒张压高达160,低压达100,心跳达到每分钟105次。随队机械师盖军衔反应最为严重,急需救治。但由于停在中山站的直升飞机最大航程仅为500公里,飞机无法施救。队员们只有通过短波电台和海事卫星电话,向美国的极点站求援。所幸,联络成功,美方派飞机前来营救,盖军衔才得以脱险,但这也用完了可能获得救助的最后一架飞机,再有队员出现高原反应,在当时已经没有飞机能够实施救助。但张胜凯及其它科考队员并没有因此而背上思想包袱,而是以更加坚韧的毅力投入到最后冲顶的任务中去。
吃饭,对于科考队员们来说,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考察队准备了“航空餐”,可每一盒都冻得梆梆硬,加热需要一个半小时;用水得用铁锹挖雪加热化水,等到烧开需要一两个小时。一顿饭下来,需要三四个小时,为节省时间,队员每天最多只吃早晚两顿饭,工作忙起来时,经常只能吃到一顿饭。而一个多月里,顿顿航空餐,千篇一律也让大家吃得老想吐。然而,由于准备的煤气不足,在最后一段时间,只能靠一只电热壶烧水喝,,连“吃得想吐”的航空餐也吃不上了,只能干啃饼干和方便面。
在南极内陆,由于用水非常困难,日常洗脸,洗手,洗头等都成了问题,为此,张胜凯出发前就剃了个光头,在2个多月的南极内陆考察期间,张胜凯没能洗澡,一两个星期也只能用湿毛巾擦一下脸。
在通向南极冰盖最高点的沿途,有多个冰裂缝发育区。冰裂缝深不可测,曾经有些外国科考队员掉了下去,再也没能出来,永远留在了南极。这次,张胜凯也差一点被冰裂缝吞噬。2004年12月下旬的一天,当张胜凯在雪地车附近工作时,曾一条腿掉进冰裂缝,幸亏那条冰裂缝不宽,张胜凯当时比较冷静,没有慌张,最终安全爬了出来。
经过29天的艰苦行军,冰盖队终于到达Dome A区域,他首先要进行寻找DomeA最高点的工作。DomeA最高点并不是我们通常想象中的是一个明显突起的顶点,相反,DomeA最高区域是一个相对比较平坦的区域,肉眼根本分不出高低。DomeA区域海拔4000多米,气温达到零下40多度,气压只有500多百帕,含氧量极低,他扛着十几公斤重的仪器,每走几步都要停下来大口大口的喘气,这样在外面工作一、两个小时后,手、脚、脸部都冻的麻木了,当随行的央视记者把摄像机镜头对着他时,他的嘴唇竟冻的直打哆嗦,讲不出话来。
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团省委、省青联组织开展的第五届“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活动日前揭晓,我校测绘学院在校博士生张胜凯因其在南极科考中的突出表现,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
“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是湖北青年政治进步的楷模、建功成才的典范、精神文明的榜样。本届“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是评选人数最多的一次,共计40名优秀青年获奖,涉及企业经营管理、教育科研、文化卫生、农林牧渔、公安政法、行政与公共管理、青年职工、青年学生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代表性。40名获奖者平均年龄33.9岁,我校张胜凯同学是其中唯一的一名在读研究生和仅有的两名在读学生之一。
张胜凯是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队员,他成功抵达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远的冰穹DomeA,使中国成为国际上首个从地面进入该点展开科学考察活动的国家。我校学子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展现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3时16分,张胜凯手中的GPS接收机显示,这个最高点的位置是南纬80°22′00″,东经77°21′11″,海拔4093米。
(该人物由武汉大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