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2006年,中国“意大利年”就敲响了开场锣鼓,三个季度过去,真可谓好戏连台,精彩不断,一直要持续到2007年的春天。意中两国官员、艺术家、企业家、专家等精诚合作,将用1年多的时间进行艺术、音乐、歌剧、舞蹈等方面的展示,也要进行有关经济、环境、工业、能源等问题的研讨。 所有这些活动只有一个目的:让中国人民认识意大利、关注意大利、了解意大利。
意大利的形象在中国人眼中过去是模糊的、格式化的,这与飞速发展的两国经济交往极不相称。中国人对意大利极感兴趣,中国人要更好地了解意大利,要把自己对意大利的成见甩到身后去。意大利方面需要积极行动起来,需要满怀热情地回应。
来到中国,意大利汽车、服装、食品、家具等企业尽情展示自己的魅力;来到中国,意大利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电子医学器材等新型部门也拿出各自的拳头产品,吸引中国大众。意大利人为他们的非凡艺术和文化传统而自豪,对开拓未来的生产力同样骄傲。中国人对这些方面有了直观的印象,他们还希望了解得更多。在中国“意大利年”,双方交流将不断加深。这些天在广州举行的博览会就是突出的一例,意大利总理罗马诺·普罗迪将亲自前往剪彩助威,意大利中小企业大展丰采,它们的许多品牌产品登台亮相。
今天的中国是著名的“世界工厂”,同时也是一个储蓄和投资的市场,更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一个国家或是一个企业如果下决心搞生产,讲质量,肯定更想确立自己的品牌。要想更好地开拓世界市场,了解意大利中小企业、工业区现象以及意大利制造的产品,将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
经济、艺术、文化、体育等方面交流日益增多,可以大大提升意中两国关系。这些双边交流活动是意大利在中国的使者,也应该是更紧密地连接两种文化的桥梁。中国“意大利年”是繁忙的一年、紧凑的一年。这一年以大型展览而开始,北京的“文艺复兴艺术”展、广州的“伊特鲁里亚人的世界”展吸引了众多观众,春季举行的意大利音乐会、电影展和当代艺术展也是备受欢迎,7月份举行的中意环境合作研讨会成果不小,近日还有一些大型展览正在举行,例如“20世纪的意大利”就很受关注。10月份,意大利各种音乐会将纷纷登场。中国“意大利年”将于明春结束,届时将有一个关于庞贝的大型展览,该展览将一直持续到5月。
在意中两国之间有一种令人费解的游戏。“有大约1500家意大利企业在中国,但只有不足1/3是生产厂家,其他的2/3都是代表处,而且单位投资也较低”,意大利亚洲观察中心的副主席罗米欧·奥朗迪说。这是意大利企业规模上的老问题。对于在中国投资而言,它们太小了。但是现在坚冰已经打破,联系意中两国的航船就要启航了。
(阿尔费莱多·塞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