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出在家长身上
“一般说来,孩子如果患了网瘾,家长肯定是第一患者。”应力说完这句话后,又微笑着补充了一句,“很多家长不认同我这个观点,但从我们这几年治疗青少年网瘾的情况来看,反映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 ”应力是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心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昨天下午,在杭州召开的一场有关网络文明与青少年教育座谈会上,不少专家和她的看法一致,几乎都将孩子患网瘾乃至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归结到家长身上,认为该反思的恰恰是家长自己,而不是孩子。“孩子都是好孩子,孩子没错,错的是教育方法。”杭州市健康管理教育讲学团团长汪先玲女士说。
家教不当、缺乏亲情→上网成瘾→诱发犯罪
近年来,怎样消除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让孩子健康使用网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这次座谈会的主题就是探讨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教育,参加座谈会的,既有心理专家,也有教育界人士和政府官员,其中也包括治疗网瘾颇有经验的专家。“我只想用沉重而简单的语言,来给大家讲几句。”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宣教科长汪文虎的开场白,一下子把问题扯到了严峻的现实面前。据他介绍,管教所对1600多名未成年犯进行实样调查后发现,这些人中,经常上网的占35.8%,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以上的占65.9%,4小时以上的占20.3%,上网玩游戏的占31.4%,通过QQ、MSN等工具与人聊天的占23.7%。“因网络而犯罪的未成年犯,其犯罪动机大多是出于支付网络费用而进行盗窃、抢劫和敲诈勒索等侵财型犯罪居多。”汪文虎说,其中,家教不当、缺乏亲情,都是导致孩子上网成瘾的重要原因,而孩子一旦迷上网络,又往往容易受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影响,如色情、虚拟游戏中的武力等等,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父母不要把社会角色带到家里
在专家眼里,上网成瘾的孩子大多本身就是心理有问题的,而家长教育不当、家庭本身心理功能不健全,则是导致孩子心智不健全的主要原因。作为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专家,应力所在的研究院在治疗网瘾中,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结果———抽样治疗的1300多例网瘾患者里,教师、医生和公务员家庭出身的孩子比例占到了43%,而公务员中又以警察居多。“我们想,主要是这类家长容易把社会上的角色带到家庭中。”应力分析说,以教师为例,教师在学校里教孩子,一般把分数当做追求的目标,而到家里也容易把自己的孩子当学生来期待。这种角色一旦带入家庭,那么给予孩子的温暖就不够,对孩子的心理就造成影响,“而从研究来看,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一上网,保证就上瘾。”她认为,在孩子上网成瘾前,家长就要反思自己,改变教育方法,不要把自己的社会角色带入家庭,尤其是在对待孩子上。
家长们请蹲着和孩子说话
“很多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够贴心,教育方法不当。”浙医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许毅也对当前大多数家长教育不当提出了批评。在回答孩子出现问题时,责任在谁的问题上?许毅的观点也和应力、汪先玲不谋而合,“该教育的是家长。”身为人父的许毅谈起这个话题时,似乎有些激动,“我要问问家长们,你的孩子愉快吗?他们的心情你知道吗?”他直接批评有些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没有给孩子创造一种平等的表达氛围,“我们的家长总是站着和孩子说话,要蹲着和他说话,要让孩子感觉到平等。”许毅谈起了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我不会要求他考什么大学,我会说,你要尽到你的努力。我也会直接告诉他,在社会上,你必须尽到你的责任。”
家庭上网不妨先签个公约
专家们表示,要让孩子不患网瘾,关键是做好预防。怎样让孩子不患网瘾?应力的建议是,除了必要的关心和寻找适当的教育方法,在上网问题上,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例如可以签订家庭上网公约,将每天上网不得超过多少时间、上网查资料的时间等等以公约形式写下来,贴到家里大家都能看到的地方,家长带头遵守。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家里的电脑不要放在卧室里,要放在家庭公开的地方。另外,每天要安排半个小时和孩子座谈,不管谈什么,关键是要和孩子多交流。本次座谈会上,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省文明办、团省委以及高校的代表都对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深表关注,表示今后将继续探讨寻求更好的工作方法,让孩子们用好网络,健康成长。(记者黄新都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