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历史上第一部容量最大、特色最为明显的区志——《鼓楼区志》昨天首发,这是鼓楼建区70多年来的第一部区志,是一部反映区情区史的大百科全书。在这部历时6年完成的280多万字的区志里,记载了鼓楼区域内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记者翻阅后还发现了不少趣事。
倒马桶也能包月
上世纪60年代前,鼓楼区的居民几乎户户有马桶,一大早倒马桶、洗马桶、晒马桶是当时社会一景。倒马桶俗称“倒马子”,普通人家自己倒,有条件的人家便请人包月倒。那时专门“倒马子”的都是40岁左右的家庭妇女,也有农村来市区投亲靠友的。这些人体力好能吃苦,每天能包揽三四条街的马桶。解放初期,“倒马子”的都用扁担挨家挨户去挑,一担最多能挑八只。清洗干净了再送到每家门口支起桶圈、桶盖晾晒。“倒马子”的人每月收入有60元至90元,收入虽不少,但有办法的人家是决不会干这种苦差事的,因为长年累月弯腰出力,最后十有八九都留下脊柱侧弯或驼背等残疾。
水瓶粥成科技成果
上世纪60年代初曾流行用开水瓶泡粥。水瓶粥做法简单,每天临睡前将一把淘过的米装入开水瓶,再兑满开水,盖好瓶盖,第二天早晨倒出来就能当早饭吃。这种焐了一夜的粥,米都烂成渣子,清汤寡水,还有一股酸浆味,根本谈不上口感、营养。但当时水瓶粥被当成了响当当的科技成果向社会推广,主要是它有两点优越性:一是节约燃料,当时计划供应煤球,家家不敢放手烧煤;二是出饭率高,三两米煮一瓶,够两三人食用,比用其他方法煮粥多出1/3。
开浴室要有背景
解放前,鼓楼区内有第一泉、德新池、三山池、建华池和龙兴池5家浴室,浴室设备非常简陋。浴室老板多有后台或在帮会中有一定的职位。老板收取工人的押金筹资兴建浴室,老板不付工钱只管饭,工人收入靠顾客所给小费。解放后浴室业实行公私合营,统属市福利公司管理。上世纪60年代初期,浴室设施得到改善,大部分坐炕改为睡炕,小炉灶改为上吨位的大锅炉。2000年以来,鼓楼区开设了不少高档浴室,浴种有桑拿、芬兰、冲浪等,沐浴已向舒适型、娱乐型和享受型发展,形成独特的沐浴文化。
早期路灯靠火点
南京早期路灯为植物油灯、蜡烛灯,后为煤油灯,由更夫负责管理。清末开始用电灯。民国时期,装有路灯的主干道仅有中山北路、中山路;其他多分布在江苏路、颐和路一带的使馆区以及官员、企业界人士住宅区。
民国初期,路灯经费由市政府拨款和市民集资等办法解决。1932年1月1日起,“首都路灯委员会”经“行政院”批准,在用户电费内每度加收大洋1分作为路灯经常维护费及零星扩充路灯之用。解放后,1953年,市政府规定在电灯用户电费中附加5%作为路灯经费,由供电机构代收,专户存入人民银行。
掸尘扫帚一年卖20万把
直到解放前夕,鼓楼区还没有一家商场,仅有一些小商店和几处菜市场。解放后,区内商场和市场迅速发展。创建于1959年的鼓楼食品商场,当时是全省糖烟酒行业中最大的一个零售商店,并被定为全国10大副食品商场之一。此外如鹤鸣鞋帽商店、鼓楼水暖五金商店、红霞纺织品分店、湖南路商场、鼓楼百货商店、山西路百货大楼等,都是很多南京人所熟悉的。鼓楼区土产杂品公司批发部曾一度是全市同行业中的“老大”,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木器销售的最高峰,当时的家具非常紧俏,青年结婚须凭结婚证才能买到。南京人在过年前有掸尘的风俗,特别钟情于黄苗扫帚,几乎每户人家年前都要买一把,因此销量特别大,一年中要销到近12个车皮,足有20万把。
通讯员桂荣 丽萍 本报记者 薛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