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参加团市委和SMG主办的“薪火长征路——大型青年行动”的各小分队在长征路上所拍摄的DV,将在本市公交系统的移动电视上滚动投放。
两个月来,来自上海、南京和苏州三地共13支青年团队分别走过了长征路中的各个重要节点,他们累计行程8000余公里,走访红军长征纪念地百余处,寻访健在老红军40余人,并开展了多项公益活动。 同时,他们也用手中的DV记录下了他们的足迹和经历。昨天,队员们通过本报向读者提前透露了短片的幕后故事。(记者蔡玲玲)
最难忘的历史寻访
走入当年帮助过红军的老船工家中
记者了解到,寻访当年的历史见证人,是各支小分队此行的一个重要任务,每个队伍都要现场收集老红军的足印带回上海。
经过六个多小时山路颠簸,杉达学院长征小队抵达了最后一站:云南禄劝县皎平渡。他们此行最后一个任务是,寻找当年帮助过红军的老船工。
1935年5月3日,红一方面军利用寻找到的7艘木船和37名船工的帮助,昼夜交替,7天7夜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今天队员们就是在这里寻访唯一一名可能还健在的老船工———张朝满。
在百姓的指引下,队员们找到了张朝满老人的家。刚进门,一张老人的黑白照片令每个人都为之一怔。原来,老人已于今年农历六月十二逝世。
老人女儿拿出许多张朝满老人生前的照片,她告诉队员,父亲一生都为帮助过红军渡江而骄傲。接着,队员们来到金沙江畔,老人女儿说,父亲生前常带后辈来到这里,讲述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和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
最感人的公益善举
为白内障患者作义诊病家重燃生活希望
袁世亮是一名60岁的木匠,8个月前得了白内障后,不得不放弃木匠的工作。整个家就完全没了收入,只能靠老伴务农勉强过活。上海中医大长征小分队的到来给这对陷入困境的夫妻重新燃起了希望。
8月7日中午,湄潭县人民医院的广场上停着一辆醒目的黄色专车,在车上,上海中医大的王一心教授为湄潭当地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了义诊手术。次日,手术后的袁世亮重见了光明。
这次为白内障患者作复明手术的义诊是中医大小分队此行的重要任务。
最紧急的一次会议
参加爱心活动迟到众队员深深致歉
作为第一支出发的长征小分队———上海师范大学的“野孩子”队,他们的DV作品之一讲述的就是在小金这个地方,那里的孩子们对长征的感情。同时,他们也把自己的歉意通过DV表达了出来。
在翻越夹金山、爬越铁索桥之后,密集的行程使队员们身感疲惫。7月26日,由于部分队员睡过了头,原定早上9点在当地八角乡中心校的“爱心超市”活动到8点45分时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当队员们到达活动现场时,近200名藏族小朋友已经列队站在烈日下一个多小时了。虽然爱心超市活动顺利完成,但是面对在场师生,队长张怡静还是落下了愧疚的眼泪,其他队员也深深致歉。
晚上,上师大长征小队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除了歉疚更多的是一次心灵的撞击。“重走长征路最大的体会,就是感到红军长征胜利的不容易。”总结这十四天的征途,队长张怡静对记者说,是这次行走让他们感受到了彼此的差异和合作的可贵,让他们用长征的精神来要求队伍的纪律。
记者了解到,类似的思想撞击几乎在每支小分队中都多多少少发生过,在碰撞中融合,也是长征给予这些年轻人的馈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