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德群 李忠武 张小川 本报通讯员 左年生南京日报报道“这是我17年来最开心的一天。”9月6日晚上8点多,与我们面对面坐着的红太阳集团董事长杨寿海,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9月6日上午,中国名牌产品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红太阳”生产的“吡虫啉”和“拟除虫菊酯”双双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上台领奖的人中,只有杨寿海一手一牌,相当的抢眼。就在17年前,他还是一位“负翁”——借债5000元“下海”;今天,“红太阳”喷薄升起,成为中国最大农药生产基地,被英国《环球植保》称为“世界超高效农药生产王国”。走马高淳,我们发现,红太阳、红宝丽、高淳陶瓷、大地水刀这4家当年被称为高淳“四小龙”的工业企业,如今都已一飞冲天,充满自信地遨游在国内外市场。他们一飞冲天的秘诀是什么?我们逐一对话了他们的当家人。
红太阳:不能“温水煮青蛙”
1990年,“红太阳”借梯登高,引进法国罗素优克福“敌杀死”乳油生产技术,采用自有装置和辅料加工复配,产品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质量要求。一时间,英国捷利康、法国安万特、美国杜邦等世界知名企业纷纷向红太阳抛出橄榄枝——要求加工合作。“这个时候的日子更好过了,但我们想,‘借梯登高’固然是条捷径,但也像在剃刀边缘跳舞。真正的企业家经营的是战略,不知道企业未来十年干什么,就等于是‘温水煮青蛙——死定了还不知不觉’。对‘红太阳’而言,要想在全球范围的高效低毒无公害农药市场取得自己的话语权,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15年来,“红太阳”以自身的技术开发中心为核心,先后建立起联系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有28家,建立合作关系的专家多达398位。今天的“红太阳”拥有196个高科技农药产品,其中60个填补了国内空白,50个达到世界领先水平,70个获得国家级新产品和专利。“被欧美垄断长达45年之久的百草枯、出价3亿美元也买不到的吡啶生产技术、每亩只要施用0.1克的超高效农药……中国原先被欧、美、日垄断的国内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农药产品,不仅逐一被‘红太阳’拿下,而且,我们的产品已经叫卖到海外巨头的家门口。”说到这里,杨寿海的脸上又现出了自豪。
红宝丽:“领着市场走”
一边是英国ICI、德国拜尔这样的国际化工巨头,一边是从废料回收利用起步的高淳一个小化工车间。看似不能同日而语的两个极端,20年后,在“聚氨酯组合聚醚”和“异丙醇胺”生产领域,昔日的那个化工车间,居然与英国ICI、德国拜尔两巨头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其中,广泛用于冰箱和化妆品制造的硬泡组合聚醚、异丙醇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35%和70%。当年的那个小车间如今有个响当当的名字——南京红宝丽股份有限公司。“没有不断的创新精神,红宝丽不可能有今天的市场地位。”集团董事长芮敬功也将企业的成就归功于“创新”。除了技术创新,公司副总经理韦华告诉我们,从“跟着市场走”到“领着市场走”,管理上的创新也必不可少。“国内许许多多的中小企业,寿命之所以短,问题就出在缺乏创新上。”韦华说。韦华介绍说,2001年,“红宝丽”就建立了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问题管理”模式,并专门成立了问题动态管理工作委员会,建立问题管理预警系统,引导全员寻找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存在的隐性问题。仅仅实施一年,问题管理就让红宝丽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协调统一。当年,这一成果被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评定为第八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唯一的一等奖。
高陶:能“借力打力”也是高手
一只农家粗陶大水缸,一盏手绘印花窑变釉炻器西餐具,一块每张名片大小的面积上密布7713个小孔的蜂窝陶瓷。“就是这三件产品,见证了高陶艰苦的创业历程和两次重大转型。”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王贵夫说。从1958年开始制作粗陶大水缸,到1978年出厂第一件炻器西餐具,高陶在亏损的边缘挣扎了整整20年。那是197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高陶与日本一制陶企业攀上了亲,生产出了“比石头还硬”的高淳炻器,从而在国际市场一炮打响。从此,“玉泉”牌炻器餐具,成了美、日市场的抢手货,一领风骚就是20余年。“这也算是创新,是引进吸收式的创新。”王贵夫说,搞自主创新,并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中闭门造车,借助外力,做到“借力打力”也是高手。因为“开门创新”,靠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这棵“大树”,名列国家863计划的“汽车尾气处理蜂窝陶瓷载体生产技术”项目,顺理成章落户高陶。为了抢占国内高端市场,高陶随即引进了美国LOOMIS公司成套生产装备,上马我国第一条内资建设的蜂窝陶瓷生产线。今年6月,通过高陶与南京机械学会的联合攻关,成功解决了美国设备自动切割装置“水土不服”的难题后,顺利进入蜂窝陶瓷载体试生产。从粗陶大水缸,到生产密布小孔,且孔壁只有0.175毫米厚的蜂窝陶瓷,借助创新,高陶的产品从大到小,技术含量从低到高,产品含金量实现倍增。
大地水刀:“领跑的感觉很好”
在高淳县襟湖桥下的南京大地水刀有限公司产品陈列室,副总经理赵红军给记者演示了这样一幕:一名工作人员操作计算机,绘制了一个卡通大象图案后,轻击鼠标,图案便传输到了数控切割平台。随即,超高压水刀自动启动,切割头喷射出细如牛毛的水柱,钢板居然不堪一击,转瞬之间,一块钢制卡通大象便到了记者手中。仔细对照原先的图案,分毫不差。而与此同时,计算机页面上显示出加工时间和加工成本……这就是神奇的水刀,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的超高压数控万能水切割机产业化项目。说起创新,大地水刀有限公司老总陈波的体会是“领跑的感觉很好”。超高压水切割机面世时间其实并不算长。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波音公司成功研制出全球第一台超高压水切割机。6年后,南京大地水刀有限公司成立。高技术总是对对手垄断的。面对水刀核心技术——增压系统的技术封锁,大地人组织攻关,仅用一年便成功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垄断,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这一消息在CCTV播出以后,美国一同行专程来看究竟,当发现大地水刀的某些关键部位处理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时,美国公司提出了合作意向,但被婉言谢绝。大地人的领跑项目随后一发不可收。2002年,大地参与起草编著我国第一部超高压水切割机产品标准;2003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机器人空间切割水刀……今天,成本大降、技术遥遥领先的大地水刀,已经完全主宰了国际市场的水刀价格。……谈起成功,“四小龙”的当家人口口声声不离“创新”。于是我们想,当年许多也名噪一时的企业为什么却销声匿迹了呢?他们短命或者潦倒自然有各种原因,但对比“四小龙”,企业缺乏不断创新的内在精神,无疑是他们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