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报道2003年,明孝陵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3年过后,随着中山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深入,社会各界对于妥善保护明孝陵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对此,中山陵园管理局副局长余金保介绍,今年南京将继续加大对明孝陵的保护力度,并根据历史原貌,逐步恢复一些已经消失的历史遗迹。
在翁仲路的尽头还遗留着棂星门的遗迹,今年专家们已经完成了棂星门考古工作,为即将进行的复建工程奠定基础。目前初步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将参照明孝陵下马坊和明十三陵总神道龙凤门。恢复后的棂星门,门西南向,正对神道。仿木结构形式,五间六柱,面阔20.61米,高7.6米,三门并排,设置门枕石两块,其间连以土红色短墙。材料方面,主要结构采用青石制作,门簪、云板均用石料雕制,夹墙用砖砌筑,土红色粉刷,黄琉璃瓦顶。石柱础须弥座和抱鼓石按现有残件样式复原。
内红门在明代是三洞对开的双扉红门,上覆黄色琉璃瓦。也叫阴阳门,是分割阴阳两界的地方,根据设计者的理念,进入了内红门便到了阴间。记者在现场看到,原先两个门洞已经不在,只留下几道深深的痕迹,中间还有一个大门。余金保告诉记者,内红门年久失修,墙体上甚至有了裂纹,如果再不抢救,可能还会导致墙体开裂。根据方案,工作人员首先要彻底清理墙体上方的杂草、灌木,清除顶部水泥顶面及风化、松动的城砖和上世纪80年代砌堵东西门洞的砖墙;然后按照原来形制,取用明城砖恢复三门洞拱券。恢复门洞后专家将给内红门加一个三间单檐黄琉璃瓦歇山顶,工程结束后还要在建筑上部外轮廓设避雷装置以及踏步、阶条石等,室外新增青石板材质的月台。
金水桥是进入明孝陵陵宫区的门户,它位于孝陵神道的尽处,与陵宫处于同一南北中轴线上。目前由3个拱桥组成,是直通陵宫的桥梁,也是进入陵宫区的检票口。余金保介绍,根据明制,金水桥应该有5座,以对应陵宫的5扇门。之所以有5座桥,乃是为了符合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在后代皇帝谒陵之时,皇帝走中间的一座桥,王公贵族走在紧挨皇帝的两座桥上,最边上的两座桥则是由大臣们走的。因此在这一轮的恢复建设中,将在两侧再建两桥面,再现历史原貌。 汪明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