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降价药“变脸” 入市价更高
8月底,发改委宣布再次降低99种药的价格,可是最近,我们的记者在北京的一些药房里发现,这些降价药要么是不见了,要么换了包装,结果价格是“不降反升”,涨幅最大的居然涨了十几倍。
我手中拿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药,盐酸二甲双胍,这种包装的药品在上次降价后的售价应该是1块6毛钱,但是换了这种包装之后,同样的药品,同样的剂量,却卖到了每盒28块钱,中间差了十几倍。
这种阿齐霉素片原来叫阿齐霉素胶囊,也是上次降价的药品,按照规定价格要降到每盒18元,但改成片装药品之后,价格又回升到36.5元。业内人士分析,由于降价针对的只是某种药品的一种规格,所以改换包装和药名就成了药厂应对降价的主要手段。
某药品采购员说:“ 一般的药品都是进行剂型的改装。胶囊改片剂等等,还有就是规格的改变,比如大包装的改小包装等等。”
据统计,9年多来,我国连续19次降低药品价格,共涉及1000多种化学药品和300多种中成药。与此同时,药品更名或改换包装的现象也是愈演愈烈,仅2004年全国审查的新药就有1万多,而美国只有100多个。
降价药难觅 撤柜断货比例高
换了药名换了包装,就变成了新药,或者干脆是不生产、不销售了。如此这般,降价药、就成了很稀罕的东西。在北京和杭州,记者发现,很多顾客和药店表示,对这样的情况很是无奈。
记者先来到了位于北京南城的一家平价药店,来这里买药的顾客不少,但多数顾客反映,降价药品很难买到。
一位顾客说:“听到降价的消息是挺高兴的,但是到了店里发现很多药都买不到。”
某药店销售人员说:“ 自从降价以后,我们这里常用的泛昔洛韦和利巴韦林两种药就进不来了。”
在另一家药店,我们了解到,吉他霉素、万古霉素等五种药品也都断货了。销售人员介绍说,部分药品降价过猛是厂家撤柜的主要原因,比如儿童抗病毒常用的利巴韦林颗粒剂,降价前是17块钱,从出厂到进药店前就已经卖到了12块,但这次降价后的零售价只有6块5。各个环节都挣不到更多的钱,药自然就不见了。
该药店店长说:“根据我们负责采购的部门统计,每次降价之后,差不多有80%的药品都会撤柜。降价后药厂不能满足中间渠道的利润,利润太薄了,就不生产了吧。”
不仅仅是北京,在杭州,降价药也玩起了失踪游戏。杭州某药店采购部副经理说:“比如说氯霉素滴眼液,有些厂家是采购不到了,还有一些头苞拉定,这些降价幅度比较大的药品,是采购不到了。”
这位采购经理告诉记者,在8月份刚刚降价的药品中,有20%的降价药品已经断货,而在2004年降价的24种抗感染药中,也有50%已不见了踪影,像常用的抗菌素阿莫西林中,价格分别为2.2元、4.3元、1.3元规格的品种都已经不生产了。
生产厂家不愿生产降价药,降价的实惠,老百姓自然也享受不到了。
联播观点:治理高价不能仅靠降价
你要降价,我就改头换面,或者干脆不生产了,这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药品生产企业的、这种行为,我们当然要批评。但是,政府可以管药价,却不可能、去管企业的、具体生产和经营,不可能、非要让他们、恢复某一种药的生产。那我们就得想一想了,仅仅靠行政手段来降价,实际效果、能有多大?众所周知,药价虚高,是因为在药品的流通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不下决心、改革药品流通体制,真正地让市场、来决定药价,仅仅靠行政手段、简单地降价,显然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治理药价过高,仅靠降价是不够的,我们的管理思路,看来也需要、改变、改变了。
央视《经济信息联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