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夏石嘴山市集雨工程————星海湖 (图片来源:经济日报)
“快来喝口我家的自来水,甜着呐!”58岁的村民王贵今操着浓重的地方口音,把“自来水”仨字喊得特别响。在宁夏盐池县城郊乡长城村,村民们一听记者是来采访雨水集蓄利用的,纷纷围拢来,争着请记者品尝他们家的“自来水”。中宁县白马乡二道渠村村民马维雄说起集雨的好处,兴奋地用手比划着:“今年瓜、枣都丰收了,靠的就是这集雨。”
宁夏全区年均降水量仅为289毫米,蒸发量为1250毫米,当地人因而倍加珍视“天上之水”。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厅长袁进林感慨地说,“对宁夏而言,雨是金、雨是宝。几年来,我们的集雨工程初步形成南保饮水安全、中建绿洲、北还生态的调控框架。”
农民喝上清洁水
截至2003年,宁夏仍有220万农村人口面临严重的缺水与饮水安全问题。宁夏中南部干旱带属于天上降雨少、地面径流少、地下好水少的“三少地区”。西海固地区的村民常年翻山越岭背水、挑水吃,伤亡事故屡有发生。
六盘山蓄雨输引工程建设成为当务之急,饮水改造项目建设成为当务之急!200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区掀起“饮水解困”热潮。几年来,自治区共安排国债资金1.43亿元,地方及群众配套资金1.1亿元,累计建成集雨工程181处,泉水改造工程167处,打水窖202万眼。到2005年,在蓄雨及泉水改造工程基础上,加上沙砾层过滤、太阳能蒸馏淡化等新技术,全区已解决占项目区农村人口三分之一的45.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据分析测算,农村饮水解困项目实施,每年可为项目区节省780万个拉水工日,户均可节省劳动力122个工日、拉水费用300多元,这对贫困地区来说是个不小的数字。
旱荒田地变绿洲
西海固地区村民筑水窖蓄雨多是为了饮用,而到了我们中部干旱区,政府投资帮助村民筑水窖、建集雨池、设移动水箱,不仅为饮用,还为抗旱灌溉。”说到集雨,中卫市农林牧业局局长马吉很是自豪,他提高嗓门说,“为了改变生态,我们应用了传统的压砂种植技术,通过加大蓄雨密集度,使旱区变绿洲逐渐成为现实。”
见记者来了,白马乡二道渠村的马维雄乐滋滋地从地里捧出个西瓜:“快来尝尝,我家的压砂瓜甜着呢……
我们这里年降水量90毫米,从前地里旱得连根葱都不长,哪成想能够种瓜得瓜!”记者指着瓜地里的碎砂石问:“压沙地压的就是这些东西吗?”“对!就靠它蓄雨、保墒”。马维雄告诉记者,他家今年种了22亩压砂瓜,8亩枣瓜间作,投入8400元,8000元是信用社贷款,瓜都卖到成都、广州去了,还完贷款纯收入近万元。
“尽管瓜、枣是耐旱作物,但水太少也不行。”中宁县农业局长孙发宁说,“这里是打下一二百米都不见水的地方,因此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集雨蓄水上。今年全县种了17万亩压砂瓜、2.5万亩枣瓜间作,协调金融部门为农民放贷1800万元用于压砂,投入220万元帮农民建蓄雨池19座、水窖550个、移动水箱148个。令人欣慰的是,下的雨一点儿没糟蹋,今年比往年多下了几场雨,有近200亩荒地还出人意料地长出了青草。”
为什么雨会多于往年?专家和农民共同的看法是,连续几年的集雨压砂保墒,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当地的小气候。
“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马局长声音洪亮,“几年来,我们不断探索旱区调水、治水、蓄水新路,实施山、水、田、林、草综合治理,实行库、坝、塘、池、窖联用,在帮扶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全面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十一五’期间,我们中卫地区压砂田的枣、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50万亩直至70万亩以后,旱区必将出现成片的绿洲。”
星海湖畔生态变
科学地集雨,雨水能饮用;新技术集雨,雨水可灌溉;大规模集雨,雨水可把荒漠变绿洲————在宁夏,这一理念正深入人心。在石嘴山市,站在碧水荡漾、苇影婆娑的星海湖边,市委书记杨春光告诉记者,全方位集雨,雨水可进入城乡生态建设的大循环。过去3年多,他们投入1亿元,利用贺兰山走向这个城市的8条岩石沟集雨,引雨水入星海湖,在城乡接合部形成了一个约30平方公里的湖面。
集雨蓄水、扩湖蓄雨,给石嘴山市及贺兰山区的生态带来了什么呢?
一是调蓄了农业用水。由于连年的大规模集雨蓄水,星海湖现在已经能充分集蓄贺兰山区的雨水,周边和下游农田的灌溉有了保障,种植结构得以优化,农民收入普遍增加;二是提高了拦蓄洪水的能力。今年7月15日,石嘴山市普降大雨,贺兰山上的径流通过大大小小的山沟流向城市和周边村镇,由于星海湖蓄水能力扩容到6300万立方米,1150万立方米的洪水因而全部顺利泄入湖中,没给周边村镇造成任何财产损失;三是湿地成为天然污水处理厂。集雨蓄水过程中,石嘴山市对原有湿地进行了自然氧化改造,污水厂排出的氨氮等可得到降解,目前星海湖区的湿地污水处理能力可达每日6万立方米;四是抑制城市地下水位下降。据有关资料显示,1996年前后,石嘴山市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以2.5米的速度下降,自2004年起,地下水位每年反而回升0.6米;五是改善了气候和环境。随着该市蓄雨量的不断扩大,近几年的降雨量明显增加,城市的空气湿度也同时加大。总之,城乡生态环境正朝着良性化方向发展。(许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