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秋交会,是中美建交并签订《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后的第一次广交会。我当时在国际旅行社当实习导游。在接待的外宾中,我认识了一位从美国来参加广交会的女士,50多岁,名叫Leslie Carpenter。 自那以后,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广交会期间,一些外宾利用星期天参加旅行社组织的一些参观、游览活动。一天,我陪同一批美国客人参观佛山祖庙,他们大部分人是初次来华,祖庙的木雕、砖雕、陶瓷艺术和制作精美的宋代古建筑群把他们牢牢地吸引住了。其中一位漂亮的高个子女士,由始到终都非常认真地听着我的解说,临别时,还送了我一枚美国国旗胸章留念,她就是Leslie Carpenter。
分别之后,除圣诞节互寄贺卡外,中国传统春节到来时,我也会给她写信,介绍中国春节的一些民俗习惯,并寄去中国画的贺年卡和剪纸。来来往往,大家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除了在信里唠唠家常,她还不时把我国领导人访美和中国熊猫在美国动物园等与中国有关的新闻报道从报纸剪下来寄给我。当我听到“9.11”事件和美国受飓风袭击的事情时,第一时间就去信问候她。我女儿对英语的爱好,就是从阅读Leslie 寄来的“小红帽”、“芝麻街”等英语画册开始的。从女儿懂事起,她就知道有个一直关心她成长的美国阿姨。
1991年,我接到Leslie 的一封信,来信说,她参加了某港澳旅行团,该团将安排广州购物、参观一日游,希望我们能见面,并强调这是她参团的主要目的。我们终于在广州六榕寺门口会面了。一别12年,我怕彼此认不出来,所以带上她的照片和信,这次见面不到两小时,但我们谈得很投机,短短的接触给我们的友谊又添上了浓浓的一笔。
前年,我首次到美国,在洛杉矶办完事后,我唯一的念头就是挤出时间去看看Leslie,我的美国朋友。Leslie住在圣地亚哥,离洛杉矶200多公里。一早,同事开车到酒店接上我便直奔圣地亚哥。在一座环境优雅的别墅前,我见到了80多岁的老朋友。久别重逢,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她把我寄给她的信、女儿3岁时送给她的画拿给我看,用当年我送她的茶具泡上这次带去的红茶,我们边品茶边聊天,一切是那么的自然。二十多年的通信往来,使我们彼此了解,相互关心,共同分享人生的快乐。
文/陈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