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上海和东京天胶连续5日以阳线报收,沪胶一波近2000元的反弹令5月底以来的这轮暴跌暂时止住脚步,并让看多资金重燃信心。但是天胶是否就此拓开一片大好前程,笔者认为不能太过乐观。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利空因素产生的作用仍旧大于利多。
进口关税可能下调
首先,国家的紧缩调控政策正在稳步实施中,汽车、轮胎行业未来受限制的政策性风险很大,同时天然橡胶进口关税也面临下调的风险。
从增加存贷款利率到提高银行准备金,再到上周五出台的一系列商品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国家的紧缩性宏观调控一直紧锣密鼓地开展。而早在年初,发改委就明确指出汽车行业增速过快,产能过剩趋势明显。轮胎行业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盲目扩张产能的问题。汽车、轮胎行业很可能成为下一阶段调控的对象。
橡胶关税问题讨论已久,目前20%的正常贸易关税名存实亡,市场上大部分的进口胶都通过低税率的复合胶或边贸形式进口。另外,在天然橡胶和胶制品贸易方面逐步放开限制,也符合我国和东盟合作条例的精神。再者,国家发展银行前不久称将发放贷款帮助农垦进行海外收购,拓展天然橡胶资源的控制权。不难看出,天然橡胶关税无论从实质上还是政策铺垫上,均已具备了调整的条件。以上政策性利空未来始终是天胶上行的隐患。
现货抛售压力沉重
其次,现货市场上来自于贸易商和云南农垦方面的抛售压力仍旧存在。
前期胶价暴跌造成大量天然橡胶贸易违约,部分到港胶货滞销堆积(如青岛港口就存在万余吨的违约胶),再加上已经违约的海上船货,贸易商急于回笼资金而低价抛售。同时云南农垦在6万多吨库存的压力下,近期也改变了销售策略,不断调低在农垦电子商务市场上的挂单报价,销售开始出现了明显好转,市场流转现货量增加。上周昆明交易厅共成交5号胶1413吨,占农垦电子商务市场5号胶成交总量的51%,成交均价在18700元/吨左右。
多头主力持仓未增加
另外,从量能配合上看,东京胶在此轮反弹过程中并未伴随多头主力持仓的增加,而沪胶多头主力阵容有欠稳定,空头也尚未放弃反击。
东京胶多头主力持仓量自胶价回落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减持的状况。上周胶价反弹,东京胶主力多头也并未参与进来,多头主力持仓继续减少。截至9月14日(上周四),东京胶前三大主力持仓量只有4346手,而前一个周四的前三大多头持仓量为5736手,再追溯到胶价大跌前的5月29日,这一数值达19824手。由此可以看到,东京胶的主力资金尚未参与到胶价的反弹中来,反弹的能量尚有限。
而沪胶方面,上周四、周五主力611合约持仓量分别减少5162手和4006手,其中不仅有空头的止盈止损盘,还包括多头的获利平仓盘,同时伴有多空大单量的建仓,争夺还在继续。
利空缺乏稳定性
另一方面,利多因素并不缺乏,但相对存在着更多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首先是需求继续保持旺盛。今年前7个月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5.3%,轮胎产量同比增长15.1%,如果未来能够避免宏观调控政策的限制,旺盛的需求仍将是胶价维持高位的有力支撑。再从近期市场的具体表现看,需求也可能被自低位反弹的胶价带动。在此前胶价回落的过程中,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一直压制着消费买盘,推动了胶价的进一步下跌。但是随着胶价在牛市价值区间底部17000元上方获得支撑并且开始反弹走高,部分观望买盘积极介入。当然,目前的供需状况仍对买方有利,且部分工厂的库存和订单已经比较宽裕,因此需求的的推动力量可能会相对克制和有序。
其次,印尼从8月下旬开始进入冬季,目前还是落叶期,产量只有正常割胶量的7成,会对供应产生一定影响。
当然未来还会出现潜在的利多因素(比如天气的不确定性),可能在某一时间段里有效推动胶价上涨。去年9月底海南垦区遭受了特大台风“达维”,造成产量巨减;泰国持续降雨造成旺季不旺。因恶劣天气导致的产量缩减难以预测,但是不得不提防。
技术上看,两市胶价虽然出现了较明显的反弹,但是仍未突破下跌趋势线的压制,胶价在下跌趋势线下缘和前期密集整理区间的底部受到明显的阻力。沪胶在上周五以巨量走出冲高回落行情,表现出胶价继续上行的艰难。而即使未来胶价突破了上方压力,但只要在7至9月这轮下跌的0.382黄金回撤位21300元/吨的下方范围内运行,仍属正常的弱势反弹行情。能否回落下破17000元的牛市价值区间底部,需要得到整体工业品市场的配合。
总的来看,政策性利空将在未来成为胶价继续上行的隐患,而且现货抛售的压力仍旧存在。虽然目前需求仍旧旺盛,天胶产量也因现实的或潜在的天气因素存在大幅缩减的可能,但东京胶市场上还没有主力资金积极做多的迹象,而且技术上反弹也仍受下跌趋势线和重要阻力位的压制,下跌的趋势仍未改变。因此,目前还不宜对天胶此轮反弹期望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