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消灭方言。”这是在近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普通话宣传周记者招待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发出的呼吁。
9月10日~16日,是我国第九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推普周的宣传主题是“普通话——五十年推广,新世纪普及”。 据了解,推广普通话工作开展50年来,我国在国家标准语的建设与普及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全国的13亿人口中会说普通话的已经占到53%。
但是如何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让方言得以保留,并绽放出瑰丽的地域特色,却是近年来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
今年年初,浙江影视娱乐频道的一档方言栏目剧《本塘第一剧》在当地引起轰动。自播出后,该剧就迅速吸引了众多观众,杭州市平均收视率达2.7%,超过多部电视剧和新闻栏目,创造了省级电视台自办非新闻栏目最好的收视率业绩。《本塘第一剧》的火爆,带动了方言类电视节目在各地的升温。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其原汁原味的杭州话不仅使节目成为“票房冠军”,还赢得了“全国百佳电视栏目”荣誉。绍兴电视台的《师爷说新闻》、扬州电视台的《新闻评话》、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等也都是当地热播的节目。
但一些人士认为,在推广普通话的大趋势下,方言类电视节目繁荣的背后是方言本身的式微,甚至有人提出要“抢救和保护方言”。
2004年杭州市政协委员毛海涛递交了一份提案——《保护杭州方言,防止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缺失》。他建议抓紧保护杭州话这种独特的方言,“杭州方言是北方官话和地方俚语完美结合的产物。如果有一天杭州话彻底消失了,那么杭州作为南宋都城的这段历史也将随之消淡。”
上海紧随杭州迈出了保护沪语的步伐。2005年上海市“两会”期间,上海沪剧院副院长、市政协委员马莉莉提交了《保护本土文化之一:沪语的规范与推行》的提案。该提案指出:方言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应该加以保护。
上海市教委很快做出回应,于当年启动了“上海方言保护性调查研究课题”,建立上海话语音档案,并首次在初中语文拓展课程教材中收录上海方言。
2005年秋季开学后,上海市六年级的学生发现课表上增加了一门新课程——《语文综合学习》。课本中出现了一篇介绍上海方言的文章《侬晓得口伐》,这篇文章出现在介绍上海本地语言和文化特色的“上海印象”单元,其中详细介绍了上海方言的发音、声调,以及诸多有趣的上海方言。这一举措在本就被认为有沪语情结的上海引起了不少争论。
由于普通话的推广,上海已经出现了很多年轻人不会说上海话的现象。上海市教委认为,有必要通过类似的课程和文章让上海学生了解上海方言的悠久历史。
在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家王宁看来,无论从语言科学的角度、实用的角度还是社会国家的角度,把推广普通话与方言对立起来都是没有必要的。
人的母语分成两种,一种是自然母语,是从出生以来自然而然学会的语言,方言一般属于这种类型;但同时人还有一种社会母语,这种具有标准化特点的母语是跟社会、国家联系着的。“二者都属于母语的范畴,没有矛盾。”
一些方言在发展过程中,语言功能出现衰退,年轻一代的方言能力不如上一代,甚至不会说方言。但“方言消亡的原因主要是支撑语言的文化背景不足或者人口少,而不是推广普通话”。
但由于推普而对方言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却又是不可避免的。国家语言学会副会长戴庆厦认为,从理论上来讲,普通话与方言同等地位发展是不可能的。在“语言竞争”中,不同语言、不同方言的存在由于其背后政治、经济、文化等客观原因,有的处于强势地位,有的处于弱势地位。
方言本身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悠久的地域文化借方言传承,同乡之间、家人之间的亲和力,也常由方言维系。因此,戴庆厦表示“不要让方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轻易消亡,要采取保护方言的政策和适当的措施”。
王宁指出,要保证普通话与方言互补共存、繁荣和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拉开推普工作的层面。在教育、大众信息传播和对外汉语层面上要坚持对普通话的推广,不能动摇。但是在其他方面,尤其是文化、艺术领域不需要过多干涉方言的发展,要给方言自我发展的空间,“为了推普而限制方言,不是我们的初衷。”
语言的发展必然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自然事实。戴庆厦认为,推广普通话和方言的保护也要遵循客观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