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的性格不是嫉妒心理型的。但是,对于村上春树的小说在中国各地的畅销和引发的热烈研讨,我倒是有些嫉妒。”昨日,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第五次中国之行的作品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开了整整一天。会上,中国作家、学者普遍认为多年来大江健三郎一直坚持的“文学介入社会”是其带给中国作家最大的启示。
“介入文学”启示中国作家
9日到达中国后,大江健三郎分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大附中进行了两场演讲,14日上午将出席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北京办事处组织的演讲会,在华的三场演讲均与鲁迅有关,主题分别为《始自于绝望的希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的自白》、《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鲁迅———中国———我》。他在演讲中称:“鲁迅先生是我最崇敬的一位中国作家,他思维敏锐、民族危机感最强。我看他书时,不停地记笔记,随着年龄增长,理解也在加深。”
大江健三郎表示文学家写作是专家,介入社会发言时是知识分子,两者的结合才是文学家对人类的责任。1936年在上海的鲁迅和萨义德最后的日子都面临着墙一样的黑暗,他们都是他的榜样。
他是日本海力布
进入21世纪后,大江健三郎连续推出了《被偷换的孩子》、《愁容童子》、《二百年的孩子》、《别了,我的书》四部热切关注世界焦点问题、深刻思考人类命运、无情地拷问自己灵魂的作品。作家莫言称,“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大江不懈地创作?那就是一个知识分子难以泯灭的良知和‘我是唯一一个逃出来向你们报信的人’的责任和勇气。”他表示,大江就像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猎人海力布,宁肯一边化成石头一边告诉村里人山洪将来的噩耗。一个用自己的睿智洞察了人类面临着的巨大困境的人,是不能不创作的。这个“唯一的报信人”不能闭嘴。
创造自己的日本文学传统
日本文学研究专家叶渭渠认为大江创造出了自己的日本文学传统,他在会上强调了一个细节。1994年诺贝尔颁奖晚宴上,众人都在觥筹交错,大江却致辞表达了他对日本传统文学的独到理解。“我先前对《源氏物语》不感兴趣,对创作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拉格勒夫更感亲近。但是,我必须再次感谢尼尔斯以及《源氏物语》中的大雁,因为这只大雁使我重新发现了《源氏物语》。《源氏物语》主人公光源氏呼唤天空飞翔的大雁,要它寻找梦中都无法相逢的亡魂的去向。”
对于叶渭渠的发言,大江健三郎进一步解释了大雁的象征性。他表示,《源氏物语》中的大雁与尼尔斯象征着沟通了传统与现实的自由往来。
记者另获悉,今天大江健三郎将抵达南京,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并与幸存者座谈,13日拜谒中山陵,当晚便再次回到北京,15日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