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湖南卫视开播一档大型原生态真人秀栏目《变形计》,引发争议。魏程,城里少年,不珍惜富足生活,现已辍学,昼伏夜出,在网吧发呆,“不在网吧,就在去网吧的路上,不在睡觉,就在打算睡觉的床上”。高占喜,青海村娃,埋怨家境贫困,希望通过读书征服城市,却面临失学危机。 《变形计》给了他们角色变换一周的机会。七天过后,他们重新回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活(据9月17日《长江商报》报道)。
《变形计》以“交换人生”为噱头,但现实却告诉我们,人生是不能被交换的,但故事如何发展却不可知,七天的交换之后,将对主角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更是一个谜。节目一下子形成了希区柯克式悬念,抓住了观众的心:七天里,魏程去青海省民和县的朵卜村给一个盲人爸爸当儿子,吃粗面馍馍,下地干农活;而盲人爸爸的真正儿子高占喜来到长沙,在魏程家体验魏程久已厌倦的富足生活。瞎眼的父亲,病弱的母亲,贫瘠的土地,闭塞的交通,面临辍学……在魏程的体验下,高占喜的生存状态活生生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飞机、宝马车、手机、零花钱……高占喜则体验着从未体验过的富足生活。落差如此之大,怎不让观众震撼?
确实,让一个从未尝试富足生活的孩子在尝试富足之后,又重新回到贫穷之中,似乎有些残忍。然而,这并不是节目残忍,而是现实残酷。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看病难、上学难,高占喜平淡乏味残酷的日常生活,就在魏程七天的体验中,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现实是,这样平淡乏味艰辛的农村生活还在千千万万个农村少年身上上演着。
如果说这档节目残忍,那只能说明我们以往的电视节目关注农村生活、底层生活的距离太远、时间太少;一旦将之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便显得那么的突兀甚至残忍。
贾樟柯的《三峡好人》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等电影也广为公众们所关注,这都告诉我们,底层生活、现实生活题材的电影不仅能取得艺术上的成功,也能够为广大公众所喜爱。现实虽然残酷,但却不能回避,行进中的中国现实需要电影电视改变以往自娱自乐的思维模式,更加贴近地反映生活现实。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变形计》就会因其社会意义深远,成为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