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场4.2万吨钢筋铁骨昨天起“自主站立”
早报讯举世瞩目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经历两年多的建设后,17日成功实施了钢结构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整体卸载。 卸载后,搭建“鸟巢”的“树枝”———钢结构,由被外力支撑的状态变成完全靠自己支撑,意味着“鸟巢”真正从设计图纸变成自主矗立在大地上的巨型建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鸟巢”的施工分为三大步骤: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结构施工、建筑内外装修与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纵横交错的钢铁枝蔓是“鸟巢”设计中最华彩的部分,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建筑,也是“鸟巢”建设中最艰难的。看似轻灵的枝蔓总重达4.2万吨,全部采用中国自主创新研发的钢材,78根临时搭建的支撑塔架支撑着这些钢铁枝蔓。卸载是钢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即在完成合龙形成整体结构后,卸除临时支撑。整体钢结构在独立承担重力后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最大下沉距离不能超过30厘米。
为了让“鸟巢”均匀、渐进地自主受力,卸载工程分成7大步、35小步,分批撤掉78个临时支撑点。17日完成的是最后两小步,上午9时30分,中圈24个支撑点成功脱离;10时25分,内圈30个支撑点也完成卸载。
经过紧张的数据统计和最后确认,11点10分,工程师报告:“国家体育场钢结构支撑塔架卸载最后一步卸载到位,钢结构与支撑全部脱离,数据检测正常,最大变形量实测值271毫米,完全满足设计要求。”总包、业主、监理和设计四个项目的负责人审核卸载成果后,一起在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卸载确认单上签字。现场总指挥宣布: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卸载顺利完成!由此,4.2万吨的铁骨将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成为北京的地标性建筑。
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等领导也来到“鸟巢”卸载工地现场,慰问全体工作者,向他们表达祝贺。
国家体育场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于2004年下半年进行了优化调整;今年8月31日,钢结构工程合龙完成。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奥运会期间“鸟巢”可容纳观众坐席约为9.1万个,将在这里举行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田径比赛和男子足球决赛以及残奥会相关比赛。(中新)
另一设计方案竞标前被否
此前,“鸟巢”中方总设计师李兴钢做客北京卫视的《奥林匹克人物访》节目时透露,在“鸟巢”设计过程中曾经有一个方案是东西两个方向高,南北两个方向低,是一个外形比较扁长的一个形状,中间有一个窟窿,当时讨论这个的时候,外方觉得挺满意。而李兴钢提出了质疑,说那个形状有点像小孩的马桶盖,如果有这样一个联想的话,拿到中国会很危险,我们赢得的可能,就会有变数。最终,那个设计被否定掉了,经过以后的推敲得到最后这样的形状。
中方总设计师:“鸟巢”让我失眠2年
“鸟巢”中方总设计师李兴钢做客北京卫视的《奥林匹克人物访》节目时透露,作为“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他既要跟业主、政府、奥组委等多方协调关系,又要跟十几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几个国家的工程师协调解决矛盾,同时,近4000张的施工图纸,都需要李兴钢签字负责,面对如此复杂的工作,李兴钢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这对他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每次睡着之后,他都会在凌晨两三点的时候醒过来,把昨天发生的工作上的事情和当天要做的事情像过电影一样过一遍,直到五六点钟的时候实在太困了才又睡过去,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都是这样度过的。(《京华时报》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