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沙正在向中部商贸大市迈进,物流业正成为长沙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一大新兴产业。霞凝新港通江达海,年吞吐能力可达500万吨,将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现代化港口。图为繁忙的霞凝港口码头。本报资料图片 同志们,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崇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万众一心,高歌奋进,为建设繁荣、创新、文明、和谐的长沙而努力奋斗
——梅克保在中国共产党长沙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摘录 长沙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步行商业街、酒吧、金融一条街等特色街区。图为位于金融一条街上的长沙市商业银行。本报资料照片
关注民生:发展成果要惠及百姓
报告点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一大飞跃,意义深远。今后五年,我们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扎实推进和谐社会进程,全力构建文明安康的和谐长沙。
关键词关注民生
关注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是加快长沙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建设好公共财政,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要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手,实施一批民心工程,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切实改善民生。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政府就业投入机制和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力争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
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低保水平,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切实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要真情关心弱势群体,大力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维护好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合法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完善灾害救助、城乡特困救助、农村大病医疗互助等制度,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让每个市民都能共享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相关数据近两年,全市共投入资金60多亿元,实施了省市八件实事工程,解决了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2005年市本级新增财力的71%投入到民本民生。五年累计新增就业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全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种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89万人、81万人、56万人、38万人、47万人。
关键词教育优先
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办好各类教育,为长沙发展培育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终身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城市。
相关数据长沙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797所(含在长高校),在校学生121.08万人。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6.4%。中等职业学校104所,市直高等学校13所,3所大学首批进入“211”工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全市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居全国第一。
前景展望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我们要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构建和谐长沙,让所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心情舒畅,幸福安康。 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程机械、汽车、电子信息、烟草食品等支柱产业和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迅速壮大。图为我市著名企业中联重科。本报资料图片
新型工业化:兴工强市战略要求
报告点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是推动长沙快速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兴工强市”战略的根本要求。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争当全省工业发展的排头兵。
关键词四大产业基地
当今时代,谁在高新技术领域抢占发展先机,谁就能在区域竞争中实现率先发展。要紧紧围绕提高产业创造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四大产业基地,增强核心竞争力。
依托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把长沙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软件和数字传媒产业基地;
以工程机械、汽车、家电为重点,把长沙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以先进电池材料、新型合金材料等为重点,把长沙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以浏阳生物医药园为核心,把长沙建设成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相关数据2005年长沙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1.6%,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580亿元。动漫原创产品产值占全国二分之一。在全国50座主要城市竞争力排名中,长沙结构竞争力位居第3位。
关键词四大产业集群
要把产业集群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方向,加快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要以龙头企业支撑产业集群。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促成十大标志性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使其成为产业集群的中坚力量。
要以中小企业扩大产业集群。积极引导和组织中小企业搞好分工协作,参与产业配套,扩大产业关联,使龙头企业的本地配套率逐步达到50%以上。
要以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集群。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现代制造业的渗透和融合,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作机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催生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务,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推动资金流、物资流向优势产业聚集。
要以特色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各园区要着眼企业需要,完善基础设施,构建产业集群载体;要明确产业定位,避免无序竞争,减少同质化倾向,形成错位发展的工业格局;要加强指导、服务和协调,提高园区投资强度、产出水平和产业集聚能力。
相关数据园区工业已成为全市工业的主要支柱。2005年,“两区六园”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88.8亿元,实现利税47.6亿元。
关键词引进战略投资者
把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扩大开放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点。密切关注战略投资者的动向,根据战略投资者的产业方向、投资规模、投资强度、投资品牌等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加大服务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实施“总部战略”,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大财团特别是世界500强到长沙设立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和销售中心。
相关数据2005年全市引进外来资金430亿元,其中实际到位外资9亿美元;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06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38.4%和9.9%;已有8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长沙投资办厂或设立办事机构。
前景展望工业兴则长沙兴。按照我们确立的思路和措施,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背景资料2005年十大标志性工程龙头企业名单
工程机械
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三一重工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信息
LG飞利浦曙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湘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三辰影库卡通节目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威胜电子有限公司;中科软件集团有限公司;湖南HEG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高档卷烟
白沙集团长沙卷烟厂
食品深加工
旺旺集团;湖南食品工业园
精细化工
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江涂料集团有限公司;湖南亚大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丽臣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工程
长沙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长沙汽车厂;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湖南同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材料
长沙力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阁铝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铜铝材有限公司;长沙新振升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家电
长沙远大直燃机有限公司;伊莱克斯中意股份有限公司
精品纺织
湖南梦洁家纺有限公司;长沙毛巾集团
生物医药
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浏阳生物医药园
新名片:展示城市繁荣新貌
报告点击
要以建设“文化名城、商贸大市、旅游休闲之都”为目标,再创城市发展新优势。
关键词中部商贸大市
加快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大力发展信息、会展、金融、保险、中介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把长沙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物流枢纽。
相关数据物流业正成为长沙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一大新兴产业。霞凝新港通江达海,年吞吐能力可达500万吨,将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现代化港口。金霞海关保税物流中心(B型)全新封关运行。3~5年内这里将建设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保税物流基地和重要的国际物流中转站。
关键词湖湘文化名城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双百”方针,紧扣时代脉搏,努力创作一批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精品。积极整合资源,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集团和文化品牌,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支柱。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关数据2005年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出达276.96亿元,实现增加值147.2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9.7%,相比2000年,总产出增加156.96亿元,增加值增加108.25亿元,GDP的比重上升近4个百分点。全市已形成媒体传播、文化旅游、出版发行、娱乐文化、文博会展、文化体育、卡通动画七大文化支柱产业;有国家级的文化产业基地1个、国家级的卡通基地2个、国家级的数字传媒基地1个。
关键词旅游休闲之都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天赋,大力发展生态及文化旅游;挖掘革命圣城的巨大潜力,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立足已成强势的娱乐基础,大力发展活跃健康的休闲旅游,力争创建全国最佳旅游城市。
相关数据长沙近几年完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0亿元,打造了“千年古城”历史文化游、“璀璨星城”古城新姿游、“多情山水”文化风情游等精品线路。“红色旅游”和以“农家乐”为代表的绿色旅游蓬勃兴起。2005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514万人次,入境游人数达25.5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1.15亿元。
前景展望蓝图已经绘就,前景无限美好。五年后的长沙一定会更加繁荣、更具魅力,适宜人居,令人向往!
新农村建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报告点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省会城市,我们应当走在前列,率先全省建设好长沙新农村。
关键数字8000元市委提出,到2011年,全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力争突破8000元。
解读
要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增收。以增加农业竞争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方向,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形成适应市场需要的农村新型产业格局。
要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收。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的利益连结机制。集中建设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重点项目,集中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中打造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
要通过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增收。完善推广体系,促进成果转化;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确保人畜安全;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提供优质、安全农产品。
要通过扩大劳务输出增收。切实抓好农民技能培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的协调组织,消除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障碍,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关键词洁净水、硬化路、同价电、小康房
要强化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要以“三改三整一分离”为基本内容,实施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要以有力的建设举措,逐步让农民喝上洁净水,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