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警予中学初二学生丽丽(化名)明明智力正常,班主任却建议她去“测智商”、开“弱智证明”。晨报8月30日起,以《班主任把差生当智障》为题,对此事进行了连续报道。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丽丽的遭遇并非个别现象,甚至有些家长也听从老师的“建议”,逼着医生给智力正常的孩子开弱智证明,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顺利拿到毕业证。
学习成绩不好,被要求开“弱智证明”
2005年9月,13岁的丽丽成为江岸区警予中学一名初一新生。进校3星期后,因”周练”成绩不好,班主任开始建议丽丽去“测智商”。“这要是被街坊邻居晓得了,我们在这里哪还住得下去?”担心女儿测智商会引来同学歧视和邻居闲话,丽丽的妈妈张霞(化名)拒绝了老师的建议。然而,此后班主任多次重提这个“建议”,并由私下“建议”转变为公开在班上“建议”。经不起老师施压,今年3月4日,张霞带丽丽前往儿童医院进行了测智,结果为正常。但班主任仍以“方便毕业为由”,多次建议张霞去为丽丽开一个“弱智证明”。虽然女儿成绩不好,但要以开“弱智证明”为代价换得毕业证,张霞认为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因此再次予以拒绝。此时,丽丽已经不愿去学校上学,一家人由此萌生转学念头,“如果转不了学,我们就退学算了”。8月30日起,晨报对此事进行了系列报道,引起有关部门重视。9月6日,在江岸区教育局帮助下,丽丽成功转学。
每年3月成初三学生测智高峰
对该例“弱智证明”事件,武汉市儿童医院康复科的4位医生表示“见怪不怪”。该科主任林俊介绍,他们提供的智力测试结果,可作为鉴定受测者智力高低的参考。每年3月和9月,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测智高峰。其中,9月来测智的学生多为小学和初中新生。这些学生多因入学后成绩不好,家长确实担心其智力不行。而3月来测智的孩子,多为初三学生。据了解,今年3月,共有95名6~15岁少年在该科测智力,其中多数为14~15周岁的初三学生。而95人中,智力确实属于低下的孩子,仅19人。林俊认为,该科一个月的测智人数在50~60人,属正常接诊量。但3月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测智人数就达95人,明显过于集中。“如果这些初三孩子智力确实有问题,应该早就被发现了,怎么可能等到初中快毕业才发现呢?这其中一定另有原因”。
一所学校一月内,7名学生要求测智
林俊说,2003年至今,她和科室其他医生发现,要求测智的初三学生,以市81中最为突出。林俊说,“科室的医生都有明显感觉”,仅今年3月,就有7名81中学生来医院做测智。该科医生熊萍介绍,其中有3名该校学生竟是同一天结伴而来。“孩子们衣着整洁干净,相互有说有笑,其中一个孩子还戴着MP3,显然不属于智力有问题的孩子。”熊萍认为,若真是智力低下,家长不可能让他们自己来做测试。熊萍说,每年,市81中少则10人、多则20人到该科做测智,且多数孩子测智时极不配合,主动寻求智力低下的测试表现。“当时我们甚至怀疑该校是弱智学校。因为要求做智测的学生太多,按照弱智人群的分布比例,该校智障学生显然不可能这么多,这太不正常了。”熊萍说。市81中副校长江虹称,校方并不知道这么多学生去医院做智测,也没有发现有老师建议学生这么做。她分析认为,可能往届有毕业生通过这种方式拿到了毕业证,然后把这个经验传递给了其他学生,导致其他学生效仿。
家长孩子主动要求“弱智”
今年3月,一名初三学生到该科做测试。当时的接诊医生熊萍回忆,根据孩子做测试的成绩,孩子的智力被检测为低下。拿到证明时,孩子的妈妈不仅不伤心,甚至很高兴。“做父母的,没有哪个会在知道自己孩子智力有问题时那么高兴。”事后医生们分析,很可能是因为孩子想拿到弱智证明,故意不配合测试。熊萍称,有时家长见医生“不配合”,不愿为正常孩子开弱智证明,就让孩子在测试时乱作题。同样在今年3月,一名女孩在家长带领下来测智商。按要求,她指导女孩做完了测试的前三题。看到女孩全部做对后,她让其独自完成后面的题目。但当她随后再去检查女孩的测试时,发现原先做对的前三题,都被改成了错误答案。熊萍说,还有些家长干脆直接要求院方给出“智力低下”的测试结果。去年4月,一初三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该科测智,结果显示为80多分(基本正常),家长很不高兴,向熊萍提出,“能否把分打得更低一点,比如打个五六十分”。该家长直言,孩子来测智商,就是希望得到一个“弱智”的诊断结果,“班主任说了,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顺利毕业”。熊萍拒绝了该家长的改分要求后,家长竟为此和她吵了起来。
“弱智证明”能让“后进生”顺利毕业,且不拖学校升学业绩
一区教育局基教科负责人介绍,按规定,学生在经过相关检测后,被鉴定为智力低下的,能够开具“弱智证明”。持有该证明,中学毕业可以不参加中考,仅参加学校组织的结业考试就能拿到毕业证或义务教育完成证书。同时,这类学生的成绩,不计入学校、班级的合格率、优秀率、重点率等业绩考核中。某初中校长介绍,教育主管部门每年会根据学校的升学业绩进行考核,学校也会根据各班的升学业绩配发奖金。因“后进生”是拖这些指标的重要原因,故学校和老师会想尽方法减少“后进生”的数量。“开弱智证明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他说,由于“弱智证明”方便中学毕业,学校便利用这点取得“后进生”家长的“配合”。如此一来,家长得到了想要的毕业证,学校也保住了合格率和优秀率。记者回访“丽丽测智事件”转学后的丽丽开朗大方“回来晚了,今天轮到我们组做清洁。”9月12日18时许,放学回家的丽丽一脸兴奋地向母亲张霞汇报,随即急着要去做作业。这天,是丽丽到新学校上学的第6天。在张霞眼里,转学后的丽丽“像变了个人”。转学第二天,就开始有住得近的同学上门约她一起上学。爸爸安兵(化名)在去接丽丽放学的时候,也总是看到她和同学一起有说有笑地出校门。最让安兵感到惊喜的,是丽丽放学回家后开始自觉做作业;觉得英语成绩差,丽丽还主动要求请家教。而此前,丽丽不仅在校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回家后也不愿做作业。本来心情不错,一提到经历的“弱智证明”事件,丽丽马上沉默了。最后,在记者的要求下,张霞向记者回忆了带丽丽到市儿童医院进行智测的前前后后。今年3月3日9时,身为送报员的张霞如往常一样送完报纸后回到家。她惊讶地发现,女儿并没像往常一样上学,而是在家里坐着哭。上前一问,原来班主任下达了死命令:今天不把智测结果做出来,就不要上学了。无奈,次日14时,张霞带丽丽去了市儿童医院。“路上我有点紧张。”丽丽插话说,她一紧张就会皱眉头。在张霞眼里,孩子那天紧锁眉头,一路上一句话都没说。到医院后,丽丽单独在病房做测试,在门外等候的张霞也十分紧张,“万一女儿真是弱智怎么办?”智测结束,当医生告诉张霞测试成绩为107分、智力正常后,张霞松了口气。回家的路上,张霞将测试结果告诉了丽丽。“我还是没说话,但心里很高兴。”丽丽回忆说。张霞说,女儿现在不愿提原来的学校、同学、老师,甚至连学校门前的路都不愿经过,如果要经过,一般都会绕道而行。看着强烈回避过去的女儿,张霞仍心有余悸,“那张弱智证明差点毁了孩子”。“我心里烦,但并不恨老师。”回忆起被老师逼着开弱智证明的事,13岁的丽丽这样概括她的感受。问及原因,孩子又开始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