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3:10东北新闻网秋天的大兴安岭群山锦绣,一片金黄。昨日,雨后的鄂伦春自治旗所在地阿里河镇秋高气爽,阳光灿烂,街道彩旗招展,盛装的鄂伦春人、上万名各族干部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共同庆祝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成立55周年。
国家民委、自治区民委、农牧业厅、科学技术厅、扶贫办以及黑龙江省加格达奇等地发来了贺电。
55年来,勤劳勇敢的鄂伦春自治旗各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55年间,鄂伦春族实现了社会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历史性跨越。
鄂伦春猎民的年人均收入由1951年建旗初的68元增加到2005年底的2894元。2005年自治旗生产总值达到了16.97亿元,粮食总产量达32.7万吨,比2000年增长1.5倍,先后被列为自治区粮食安全生产先进县和国家优质粮食生产基地。5年来,自治旗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年均18.53%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投资额达到了10.34亿元。目前全旗各类公路总里程已达2152公里,乡镇通车率达到100%。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在全旗各乡镇开通,电话普及率达94部/百户。此外,自治旗的工业经济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迅速崛起,野生浆果、山野菜、民族工艺品等特色加工企业开始萌芽。在资源和政策优势的吸引下,一些国内企业看好了这方热土,近两年先后有170多家企业入驻鄂伦春。对诺敏、古里、朝阳猎民新村实施了社区化管理,将鄂伦春族猎民全部纳入医疗保险,生活保障体系得到加强,猎民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新华网-内蒙古日报)[责任编辑:龙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