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朱国栋,特约撰稿曹薇、王新磊/上海、温州、杭州、河南报道
富豪衣锦离乡记
8月,温州人张忠青再三考虑后,向家人提出了酝酿已久的计划:把家迁到上海,并把儿女的户口也办到上海。 尽管张忠青之前在上海早就拥有数套住宅,但他没想过迁移,让张忠青下决心迁居因素很多。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孩子看来是块读书的料,让他在大城市受教育应该比较好,另外,如果能把他办成上海人的话,孩子高考有不少优势,上海的重点分数线比浙江要低几十分甚至更多。”
张忠青迁居上海的另一层背景是,他在老家与朋友合办的皮鞋厂,因为规模太小、利税也不多,很难得到地方政府扶持,所以,几次申请工业用地都没有下文。他觉得在温州的事业已做到了顶点,按照他的话说,就是“很难有更进一步发展了”。
迄今为止,无论专家学者、媒体舆论,对“外来人员”的概念更多停留在农民工身上,而对于人数庞大且掌握着巨大财富的移居富裕阶层,则关注甚少。
迁徙的富裕人群绝大多数属于新社会阶层。他们为何衣锦离乡?为什么离开养育他们、甚至让他们掘到第一桶金的故土?他们的迁移,对地方政经格局,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屠昌忠:不得不走的温州富豪
柳市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以电器工业闻名于世,每年创造了数以百亿计的产值,数十万人赖以谋生。但翻开柳市电器工业发展史,我们就可以发现,有大批的乐清人,连家带口,和企业一起搬到了上海。
一开投资集团董事长屠昌忠是其中一位代表,尽管屠昌忠的企业,无论在乐清还是上海,都不是工业电器行业中规模最大的,但他却一直是新闻焦点人物。作为温州商人中知名的慈善家,他曾向社会捐助过上千万元,他所在的一开集团,也是国内首个开设慈善部的民营企业。到了2006年前后,他则以团购私人飞机而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
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专访时,他坦言“人生和企业的转折点都是在走出柳市,迁移到上海之后。”回忆起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创业历程,屠昌忠颇为感慨。
柳市生产工业电器始于1969年,到了1979年,当时的柳市通用电器厂产值就超过亿元,在当时连温州市区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也难以达到这个数字。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柳市的电器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但“小、乱、差”的局面开始形成,由于恶性竞争而导致的偷工减料现象开始出现,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柳市电器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当时的公开报道披露说,全镇1267家低压电器门市部全部关闭,1544家家庭生产工业户全部歇业,359个旧货电器经营执照全被吊销。公安部门立案17起、涉及18人,检察院立案26起、涉及34人,工商部门立案144起。当时产值就达10亿元的柳市电器产业几乎一夜之间陷于瘫痪。
尽管治理整顿5个月就结束了,但这次行动导致的全国对柳市的“信任危机”,却难以消除。 要想获得先进技术关键是人才,于是屠昌忠想到了找工程师到柳市,“但大城市的工程师没有一个人愿意到小地方工作,哪怕工资高一点他也不干。”屠昌忠说。
于是,屠昌忠决心找科研单位合作,但就是在寻找合作伙伴的过程中,屠昌忠的自尊心一再受到伤害。“我一说自己是温州人,来自柳市,那些国营大厂和科研院所的领导们马上转变态度,坚决不和我们合作。”屠昌忠为了寻求技术支持,曾到过武汉、上海、成都、广州等许多大城市,但都遭拒绝。
毫无疑问,这种局面需要改变,屠昌忠当时就想,企业外迁可能是解决技术瓶颈和信任危机的捷径,一番波折后,屠找到了嘉兴一家国营电器大厂的支持,仅仅1年不到,屠昌忠就尝到了甜头,企业的销售额从每年20多万元飙升到800多万元。他认为,如果将企业搬到上海,应该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人才、技术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品牌形象也会大幅提升。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屠昌忠就在上海收购了一系列集体企业,获得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先进生产设备,产品质量得到了质的提高。市场上的反应也让他十分欣慰。
屠昌忠介绍,有大批乐清电器企业搬迁到上海,除了人才、技术和品牌之外,商务成本因素也很重要。“上海对我们这些外来投资的政策是3免2减半,如果继续在柳市投资,这些政策可能享受不到,另外,我们企业所在的奉贤的土地成本,大概是温州柳市的三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