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北农村的村村寨寨,一到节假日常可看到这样一道风景,一些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在忙碌地为大群村民免费治病。这是一支普通而又平凡的义诊队,但这又是一支特殊的义诊队,因为这是一支由个人发起,队员自愿自费、由少数民族医务人员组成,服务于粤北偏远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村民的义诊队。 它就是广东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的民族义诊队”。
据了解,这支义诊队从成立至今已走过了5个年头,义诊次数十多次,诊治病人过千人,队员也由原来的几个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人。它的壮大与发展全赖于队员们对少数民族人民那份永恒不变的爱心。
我们义诊队是自发的,纯粹做善事
仲秋的粤北山区,香枫飘红,层林尽染。
那天,记者随“民族义诊队”来到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义诊”现场,看到了一幕幕感人的情景。当时,一群男女老少冒着霏霏细雨涌到村口迎接义诊队进村,帮义诊队提箱携物。没有雨伞,村民就扯着一块长长的育秧薄膜替队员们遮风挡雨,虔诚地将义诊队迎进了正放暑假的村办小学校里。
义诊队将课桌一字排开,拿出药品器械,立即给村民看起病来。第一个来到肝肾内科的侗族主任医生王海面前的是瑶族农民盘振古,老盘目不转睛地望着王海,目光里充满了真挚的顾盼,他颤抖着解开衣扣告诉王海:“医生啊,我近期浑身没力气,挑一担水都要歇力,头也晕得历害,是不是要得大病啊……”王海从上到下仔细帮他检查一遍后告诉他:“你的问题主要是营养不良,劳累过度,要补充营养,注意休息。这样,我先给你开些药吃,今天这里缺少医疗设施,我给你留个电话,你抽空到粤北医院直接来找我,我再进一步给你检查好吗?”老盘接过药品和电话号码,感激得说不出话来。
过了3天,老盘真的来到粤北医院,按王海给的电话找到了他心目中的好人王海医生。王海又专门替他作了进一步检查,结果没有大碍。老盘拿着报告单,差点要跪下来:“王医生,等过一段时间,我的秋玉米熟了,我摘些玉米进城来谢恩。”王海也被老盘的厚道感动了:“你的心意我领了,进城要花路费,等下次再去你们村义诊时再上你家吃玉米吧。”
记者问王海:“做一两次好事不难,但长期这样坚持能行吗?”
王海说:“我们的初衷很简单,少数民族都生活在大山区,‘看病难’比任何地方都突出,看到他们缺医少药,我心里很难过,我们义诊队是自发的,纯粹做善事,因此,这么多年也就坚持下来了。”
记者到呼吸内科采访副主任壮族医生韦杰时,他正在抢救病人,等了近一个小时,韦杰才出来站在过道里对记者说:“这几年,始兴、南雄、翁源、乳源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我们都去过很多回,给那里的同胞送过不少药,尽管付出了,但我们乐意做。快乐不在于付出多少,而在于同情和关爱奉献别人的那种过程……”
“我要用实际行动帮助我的同族”
其实,组建这支义诊队的发起人是不久前才从粤北人民医院退休的李胜娣护士。
李胜娣是蒙古族人,有着蒙古族人的健壮体格和豪爽的性格,她勤奋敬业、待人热心、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医院的人都喜欢叫她“李大姐”。
可能是因为本身是少数民族,李胜娣平时就很关注韶关少数民族的“看病难”,总想找个机会用实际行动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少数民族群众。
2002年七八月间,韶关市属县(市)普降暴雨,很多地区遭受了多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房屋倒塌、农田水淹,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李胜娣十分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灾情,但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呢?她想,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自己又仅仅是一个护士,但丈夫却是一名医生,同时粤北医院还有好几位少数民族医生,我可以发动他们一起到那些受灾的地区义务为老百姓送药看病。于是,她随即与丈夫莫开琪商量:“我想发动医院里的少数民族医务人员组建一支义诊队,自筹资金送医送药到少数民族聚居的灾区,用我的实际行动来帮助我的同族。”
莫开琪是壮族,他早就想帮助那些受灾的群众,但是苦于找不到好的方法,一听夫人的主意正合心意,就欣然地说:“好呀,我第一个参加义诊队。”李胜娣会心地看了丈夫一眼,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于是,她满怀信心地走家串户,经过几天的精诚游说,联络到与她同一个单位的回族哈德俊医生,壮族的韦杰医生、甘洁文医生,侗族的王海医生和汉族的黄梅护士。他们不仅乐意参加,而且纷纷解囊捐款,让李胜娣购买药品准备出诊。
李胜娣的行动得到了医院领导的赞同和鼓励。不久李胜娣就以“粤北人民医院民族义诊队”的名义,带领义诊队的成员出发,开展义诊的第一站是乳源瑶族自治县遭受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桂头镇。
尽微薄之力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
那天下午,就在义诊队员开车离开的时候,桂头镇的一位村民骑着自行车在后面追赶着义诊队的车,大喊“等等,等等”。义诊队员十分吃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立刻把车停下。村民赶到后,从车架上取出满满一编织袋的蔬菜,热泪盈眶地拉住其中一位医生的手说:“我真的不知道怎样感谢你们。我这里没什么好东西,只有这一袋自家种的蔬菜,代表我对你们的感谢。”
50多岁的桂头镇瑶族村民告诉记者,他患风湿多年,每到春秋两季,痛得下不了地,没钱到医院住院治疗,只有找那些游医看病。治了10多年也没治好。前年,义诊队到了村里后,把他的病接过来治,现在已基本好了。但他家里穷,不知拿什么来报义诊队的恩……
据了解,义诊队以后每年最少6次到这些贫困偏远需要他们帮助的山区进行义诊。但他们都觉得自己做好事不用别人知道,所以决定以后的每一次外出义诊都利用休息时间自发组织、自愿参加,不惊动医院的领导,不拿医院的补助,参加义诊的队员自己掏腰包购买100元到300元不等的药物下山区去送医送药。在义诊后如有发剩的药品,就赠送给当地的卫生站。
后来义诊队的事还是被人知道了,粤北医院的一些汉族的医生和护士被他们的行动深深感动了,纷纷加入这支队伍。家庭医学科的汉族医生林斌就是后来参加的。听说这支义诊队需要一个内科医生,而林医生刚好就是内科医生,于是他就立刻毛遂自荐、主动请缨。随着义诊队的不断壮大,队员们心中有了不成文的规矩,即每当义诊队里有11到13个人同时休息的时候,他们就自发地组织下山区义诊。
有些人对自发组织的民族义诊队不太理解,询问他们为什么利用休息时间又自己掏腰包购买药品,还长途跋涉、翻山越岭那么辛苦去义诊,到底图什么?壮族医生韦杰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这是应该做的,自己生活好了,就要为生活在贫困偏远山区缺医少药的兄弟姐妹们做点实事,奉献爱心,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去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 |